徐 洋,惠生艷,楊 珊
(渭南師范學院 化學與材料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表面活性劑同時帶有親水和疏水基團,這種兩親性分子能在水-空氣界面上定向排列,引起水的表面張力顯著降低[1]。表面活性劑被廣泛應用于科研和生產的各個領域,例如:皮革制造、石油工業、農業、建材、環保、食品、化妝品、生物醫學等[2]。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相對分子質量103~106)大多數無毒或低毒,有較好的研究和應用前景[3-5]。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劑中兩親性無規共聚物的制備相對簡單[4]。本文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為單體制備無規共聚物P(AA-co-SMA),探討其作為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可行性。共聚物結構用紅外(IR)光譜法表征,單體投料比對聚合物臨界膠束濃度(CMC)和表面張力的影響用電導法和表面張力法研究。
AA,分析純,濟南世紀通達化工公司;SMA,分析純,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天津天力化學試劑公司;偶氮二異丁腈(AIBN),分析純,上海山浦化工公司;純水,室溫下表面張力72.8 mN/m、電導率1.2 μS/cm。
超聲波清洗器,KH-100E,昆山禾創超聲儀器公司;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DF-101S,鞏義予華儀器公司;紅外光譜儀,Tensor II,德國Bruker;表面張力儀,DCAT11,德國DataPhysics;電導率儀:DDS-307,上海儀電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在10 mL的離心管中依次加入1.0 mL的AA、一定量SMA(單體AA質量的5%、10%、15%、20%和25%)、單體總質量2%的AIBN及一定量無水乙醇(單體濃度0.35 g/mL),混勻后60 ℃聚合24 h,得到透明、粘稠的聚合物溶液。傾出聚合物溶液至燒杯中,攪拌下加入一定量無水乙醇,靜置1 h后倒出上清液,收集沉淀并于室溫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體聚合物。將5種投料比的P(AA-co-SMA)依次記作PAS-5、PAS-10、PAS-15、PAS-20和PAS-25。
單體AA、SMA和聚合物P(AA-co-SMA)的紅外(IR)光譜用衰減全反射(ATR)法測試,波數4000~600 cm-1,掃描16次。
稱取5種投料比的P(AA-co-SMA)聚合物并配制一系列濃度的溶液,用電導法和表面張力法分別測試其CMC。電導法:用電導率儀測試溶液的電導率(σ),作σ-濃度(C)曲線求CMC。表面張力法:參考文獻[6]方法測試溶液的表面張力(γ),作γ-C曲線求CMC。
單體AA、SMA和共聚物P(AA-co-SMA)的IR譜圖如圖1所示。對比SDBS譜庫中AA和SMA的IR譜圖[7]可知,共聚物P(AA-co-SMA)的IR譜圖與兩種單體的皆有較大差異,且未見烯烴特征峰出現(ν(=CH)峰3100~3000 cm-1,ν(C=C)峰1680~1620 cm-1[8]),這表明共聚物制備成功。對共聚物的IR譜圖中各吸收峰歸屬如下[8]:2958 cm-1為νas(CH3),2928 cm-1為νas(CH2),2856 cm-1為νs(CH2),1706 cm-1為ν(C=O),1452 cm-1為CH3和CH2的變形振動δ(CH),1247 cm-1為AA鏈段上ν(C-O),1170和1043 cm-1為SMA鏈段上νas(C-O-C)和νs(C-O-C),805 cm-1為共聚物主鏈上C-CH2-C結構中CH2的面內搖擺。對比圖1c和1d可知,隨著SMA投料量的增加,2958、2928、2856 cm-1三峰的強度明顯增大,1247、805 cm-1兩峰略有增大,這是由SMA的疏水烷基長鏈引起的。

圖1 單體AA、SMA和聚合物P(AA-co-SMA)的ATR-IR譜圖
2.2.1 電導法

圖2 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電導率-濃度曲線
室溫下,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電導率-濃度關系曲線見圖2。由圖可見,隨著C增大,5種聚合物的σ-C曲線均有兩個明顯的轉折點:第一轉折點在~0.01 g/L處,第二轉折點在~0.1 g/L處,之后σ基本不變。結合溶液的溶解狀態可知,第一轉折點應為聚合物的CMC,第二轉折點應為聚合物最大溶解濃度。由于P(AA-co-SMA)上AA單元帶有可電離的側基-COOH,故該聚合物為聚電解質,其在水溶液中可電離出H+而成為帶-COO-的聚陰離子,二者皆為導電粒子。在CMC之前,隨著C增大,體系中導電粒子數目逐漸增多,故而σ逐漸增大;隨著C增大到CMC,聚陰離子開始聚集成膠束,由于膠束的尺寸比聚陰離子大得多,其遷移速率大大降低,導致σ-C曲線出現第一轉折點;在CMC之后,膠束逐漸增多,受限于導電粒子的遷移速率,σ-C曲線的斜率遠小于CMC之前;當體系中膠束數量飽和時,σ-C曲線出現第二轉折點,隨后體系中聚合物不再溶解,導電粒子不再增多,σ基本不變。綜上,5種投料比的P(AA-co-SMA)的CMC為~0.01 g/L,溶解度為0.09~1.1 g/L,二參數值皆較小,且隨投料比的變化也很小。
2.2.2 表面張力法

圖3 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表面張力-濃度曲線
室溫下,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表面張力-濃度關系曲線見圖3。由圖可見,隨著C增大,5種聚合物的γ〗均減小,γ〗-C曲線上有兩個明顯的轉折點,對應的C與電導法結果一致,之后γ〗不再減小。結合電導法確認,第一轉折點為CMC,第二轉折點為溶解度。因P(AA-co-SMA)同時具有親水基團和疏水基團,故而能夠溶于水、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從圖3中可見,盡管5種P(AA-co-SMA)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水的表面張力且CMC較小,但對表面張力的降低能力均很小,CMC時γ〗最低為71.9 mN/m,溶解度時γ〗最低也才70.6 mN/m。由此可見,SMA單元對聚合物的疏水性貢獻很大,使其水溶性較差、在氣/液界面上鋪展困難,故而CMC較小、對水的表面張力降低能力較差。與小分子表面活性劑CMC時的γ〗值[6]比較,P(AA-co-SMA)的表面活性太差,不適宜作為表面活性劑。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成功制備了5種投料比的無規共聚物P(AA-co-SMA),通過電導法和表面張力法測得5種聚合物的CMC為~0.01 g/L、溶解度為~0.1 g/L,然而聚合物對水的表面張力的降低能力太差,不能作為高分子表面活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