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主持人老梁是乒乓球鐵桿愛好者,《乒乓世界》雜志上很多文章出自他手,自認為對乒乓球的歷史和技術很了解。他年輕時每天打球4小時,心想成為鄧亞萍、劉國梁那樣的專業運動員多好。直到某天去國家隊讓教練指導他,教練一看就說擺短后上步銜接有問題。
教練制定的訓練方案是“側身擺短上步拉”。教練問老梁練幾組,老梁問像劉國梁、孔令輝這些專業運動員練幾組,教練說四五百組以上。老梁試著打200組,結果把吃奶勁都使出來才打完,完成后把球拍一扔,整個人躺在地板上,10分鐘后用手支撐都站不起來。
老梁感慨說:“職業運動員太辛苦,這不是我原來能想到的,我原覺得自己打四五個小時挺好,這強度跟人家比差遠了,我對乒乓球有興趣,但也就是興趣,核心的東西我碰都還沒碰著,我是個業余的,跟專業的沒法比。”
現在流行跨界、提倡斜杠。很多人看了幾天入門某個行業的帖子,覺得自己媲美專業人士;看了高手在民間的節目片段,覺得專家都是吃素的。捏個壽司也能叫壽司之神?我也會。網紅整個容就賺那么多錢?我捯飭一下也行。海底撈上市,服務員楊麗娟身家30億?我也就是入錯行。
專業的力量,源于多年的積淀、研究、超越,不是一朝一夕能速成的。對于包括高門檻行業領域在內的任何領域的專業人士,還是應該保持尊敬。
越敬畏專業能量,越能夠謙虛精進。我欣賞無畏,但更欣賞無畏在行動上,而不是無畏在語言上。好的成長,就是行為越來越無畏,但語言越來越敬畏。
(蘇遠航薦自《意林·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