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波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當前小學作文教學效果不佳,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尋找新的作文教學方法。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體驗式教學法”。所謂“體驗式教學法”就是基于生活體驗進行作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的作文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一、采用“體驗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體驗式教學法”就是讓學生根據生活體驗,寫親身經歷的事件和感受。學生寫的是真實經歷,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寫出來的作文更能打動讀者,引發讀者的共鳴。“體驗式教學法”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寫作時可以任由思緒天馬行空,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體驗式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參與,能增加作文教學的趣味性,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由此可見,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非常必要。
二、“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
1.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寫作
小學生年齡小,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充滿好奇,并且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引導學生記錄日常生活,將自己感興趣、好奇的事情記下來,闡述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如此能加強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和體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時,教師應提前準備相關資料,為學生的寫作打好基礎。比如,部編版五年級教材第一單元的作文練習,要求學生寫“我的心愛之物”。教師首先應該準備與文題相關的導讀材料,如相關圖片或視頻等,幫助學生理解和認知“心愛之物”。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什么事物最感興趣,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2. 組織活動,給學生創造生活體驗
實踐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多體驗和感受,教師應該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課堂和課后實踐活動,為體驗式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此外,活動不僅能為學生帶來生活體驗,還能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比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練習題是“多彩的活動”,教師可以開展班會、辯論賽、話劇表演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有趣的活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素材,還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了寫作水平。
3.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通順、完整地記敘事件、表達情感并非易事,需要加強寫作訓練。小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很難自覺完成寫作訓練任務,需要教師的監督和引導。教師要引導學生調動生活體驗,將感受和想法記錄下來。教師還可以建立寫作小組,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監督,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4.將閱讀和寫作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閱讀名著、優秀作文,能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將閱讀積累的素材運用到寫作中,同時模仿名家的寫作手法,能快速提高寫作水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也能提高自身對事物和情感的認知,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學習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四季之美》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文章的描寫、比喻手法,課后布置仿寫練習。仿寫也是“體驗式教學法”常用的教學手段,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體驗活動,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同時,強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訓練,設置寫作小組,利用寫作小組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監督。還要鼓勵學生多閱讀,為寫作積累素材,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學習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