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何瀟 李楊 楊子杰 狄瑜 高何鳳
摘要:資料收集是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基礎工作,直接影響場地調查的真實性與合理性。然而目前調查工作中地塊資料收集工作質量普遍不高,用于分析的地塊資料全面性與可靠性不足。本文在回顧分析國家現行場地調查相關技術規定基礎上,梳理研究了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資料收集常見問題與工作建議,為準確全面收集地塊基礎資料信息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資料收集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39
Research on methods of collecting survey data of soil pollution on construction land
Chen Hexiao,Li Yang,Yang Zijie,Di Yu,Gao Hefeng
(Scientific Rescearch Academy of Guang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ning Guangxi 530022,China)
Abstract:Data collection is the basic work of soil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on construction land,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authenticity and rationality of site investigation.However,the quality of plot data collection in the survey is generally not high, and the data used for analysis are not comprehensive and reliable.Based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technical provision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site survey,this paper sorted out and studi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work Suggestions of the survey data collec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in the first stag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 basic data of the plot.
Key words:Construction land;Investigation of soil pollution;Data collection
2018年以來,國家相繼發布了《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等系列污染場地調查標準與配套技術文件,“三階段式”的污染場地調查技術框架與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而目前場地調查實踐工作中,由于以往粗放式發展階段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場地歷史沿革情況不清、過往污染源背景材料嚴重缺失,或是受限于調查費用與時限,調查機構資料收集工作普遍不扎實,全面性與可靠性較低,容易造成后續監測點位布設不準確,從而難以得出場地土壤污染的真實狀況。
1 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資料收集工作內容
資料收集是場地調查的第一步工作。經比對,《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以及《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采集技術規定》兩個技術規定中資料收集范疇基本一致,主要為收集地塊的“源-遷移-受體”三要素,包括企業的相關基本資料,污染源信息以及地塊所在區域的自然和社會信息等。
2 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資料收集工作要求
在部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能力較強的省市,如廣州市2017年印發的《廣州市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修復、效果評估文件技術要點》中明確在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中必須收集的資料清單,并就人員訪談對象、現場踏勘要求進行了明確的要求;2018年由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組織開展的全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中,第一階段的地塊基礎信息采集工作與質量保障與質量控制要求中,更是對信息資料采集收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三級質控的高要求;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2019年12月印發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及修復效果評估報告評審指南》中明確提出,在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中,專家應就報告是否包含完整地塊基本信息給出明確意見和結論。因此可預期,隨著國家污染場地調查體系日益完善,對于地塊污染狀況調查第一階段資料收集工作的要求將逐步收嚴與規范,其重要性更是逐步突出。
3 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資料收集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綜合分析近年來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案例中與信息收集相關的常見問題,結合全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工作中對于資料收集的質量保障與質量控制要求,資料收集階段主要存在的全面性、準確性與規范性三方面問題,針對這三方面問題,提出部分工作建議如表1。
4 結論
隨著“土十條”的頒布實施,國家層面土壤調查和修復行業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與細化,對于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要求也將逐步收嚴。調查人員應扎實充分做好第一階段資料收集工作,多渠道全面準確規范地收集地塊相關資料,建立資料收集分析的質控記錄,方能保障報告切實體現地塊土壤污染狀況。
參考文獻
[1]孫述海,李鵬飛.疑似污染場地土壤環境調查方法研究[J].吉林地質,2018,37(04):67-70.
[2]程小谷,張展毅,章生衛,等.土壤修復產業鏈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淺析[J].廣州環境科學,2016,31(01):1-5.
[3]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及修復效果評估報告評審指南的通知[Z].北京: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自然資源部辦公廳,2019.
[4]王媛.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及風險評估[J].環境與發展,2019,31(10):21-22.
收稿日期:2020-03-11
作者簡介:陳何瀟(1988-),男,壯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與能源工程,土壤污染防治研究。
通訊作者:李楊(1986-),男,瑤族,工程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土壤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