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某市人口的不斷增多,污水處理規模日益增大,某生活污水處理廠現有的規模已不能滿足污水量的增加,將進行1×105t擴建工程實施及調試。完成前期施工后,于18年11-12月份進行各項調試工作。在調試內容中工藝調控占主導地位,對于后期穩定運行提供基礎性支撐作用,同時對以后的新建、擴建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試運行科學管理有著較強的借鑒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活污水處理;擴建工程;工藝調試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51
A case of 100000 ton expansion project of a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ang Kai
(Everbright Water (Jinan) Co.,Ltd.,Jinan Shandong 25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a city and the increasing scale of sewage treatment,the existing scale of a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an no longer meet the increase of sewage volume,and 100000 tons expansion project will be implemented and commissioned.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the commissioning work will be carried out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In the commissioning content,process control plays a leading role,which provides basic support for the later stable operation,and has strong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late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trial operation of the new and expande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plant.
Key words: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Expansion project;Process commissioning
某市某生活污水處理廠現處理規模3.5×105m3/d,出水標準為一級A標準,近幾年來,某市進行雨污分流、污水全收集,污水量加大,該廠需進行擴建來滿足水量增加的要求。
擴建工程內容:設計規模1×105t/d,總變化系數K=1.3。預處理采用提升泵房、粗格柵、細格柵、曝氣沉砂池,精細格柵,二級處理采用A-A-O工藝,并且輔助化學除磷除總氮,深度處理采用MBR膜工藝,消毒采用紫外線消毒。
1 工藝調試
工藝調試在此次擴建工程的調試工作中處于核心環節,工藝啟動調試的重點是培養活性污泥,啟動工藝系統,確保工藝流程在有負荷的條件下能正常工作,達到設計的要求,最終出水達到設計標準。
1.1 進水水質分析
經過一個月的進水水質取樣檢測,得出進水水質各項指標平均值如下。pH:7.68,BOD5:74.4mg/L,CODcr:184mg/L,SS:148mg/L,TN:30.0mg/L,NH3-N:20.10mg/L,TP:3.74mg/L。
本次調試期間水質如下:
(1)進水污染物指標均值均在設計范圍之內,但各項指標均較低,其中進水BOD5均值74.4mg/L,且數值變化區間較大,所以本次調試非活性污泥培養最佳條件,但本次調試采用污泥接種方式進行,并且種源充足,無須依靠營養物質促進污泥濃度增長,故本次培養對于污水營養的依靠不大。
(2)進水TN平均值為30mg/L,碳氮比為2.5,對TN去除存在一定困難,僅靠進水碳源無法完全滿足TN去除的需要。本擴建項目設有碳源投加系統,所以本次調試中TN去除可通過外加碳源方式讓碳源保持穩定達標。
(3)BOD:N:P≈74:30:4,N和P營養物質相對充足。
(4)進水pH為7.68,滿足污水處理需求。
1.2 水量分析
分析近兩年廠區處理水量情況來看,11-12月份日均水量在3.6×105t左右,考慮系統內和廠外管網存水影響,預估調試期間管網水量約有日均4.2×105t,故擴建項目調試進水量約(5~6)×104t/d。擴建項目生物池共2組,若單池運行,水量超負荷,停留時間過短,不利因素較多,故本次調試計劃將2組生物池全部進行污泥培養,先對南池進行培養,再對北池進行培養。
1.3 污泥接種方式
由于擴建項目與老廠生物池分配池相鄰,分配池內污泥為35萬t厭氧池出泥,所以本次接種采用接種分配池內混合液方式進行,污泥馴化過程將與接種同步進行,利用管網進水作為營養來源進行同步培養和馴化,在分配池放入兩臺流量為300m?/h的潛污泵進行混合液倒運。擴建項目設計污泥濃度為6 000mg/L,由于進水水質較設計值低,再結合某廠目前運行經驗,將本次污泥接種目標定為3 000mg/L。通過計算,擴建項目生物池2組總有效容積為75 146m3,污泥濃度達到3 000mg/L需投加干泥225t。兩臺污泥泵合計流量為每小時600m3,投加干泥量約2.4噸,對一組生物池來說,需46h可完成接種。
1.4 調試過程
(1)2018年11月1—11日,向南池進水,進行閉水實驗,實驗完成后開啟放空管排水,至3m時停止,池內推進器達到開啟液位。
(2)11月12日9:00,利用倒泥泵向南生物池進泥,進行污泥接種,同時開啟南池推進器,促進循環。
(3)11月13日17:00,生物池液位達到6.5m,停運倒泥泵,接種結束。開啟風機進行低風量悶曝,開啟內回流泵促進循環。本次接種共用時32h,接種污泥19 200m3,投加干泥約76t,南池污泥濃度達到約2 000mg/L。
(4)11月14日14:00,停運南池設備,進行靜沉;18:00,開啟生物池中位放空,排出澄清液。
(5)11月15日9:00,關閉放空,開啟一臺進水泵向南池進水,補充營養物質。
(6)11月16~21日,由于無法向膜池出水,重復靜沉-放空-補水-悶爆-靜沉模式,保持生物池活性污泥活性。
(7)11月21日,由于氣溫較低,進水濃度低,同時采用間歇進水間歇曝氣方式,發現污泥濃度一直持續在2 300mg/L左右,無法達到預計3 000mg/L,故對南池進行二次接種。
(8)11月23日,二次接種完成,污泥濃度達到2 800mg/L,好氧段末端上清液檢測,COD、氨氮均穩定達標,南池污泥培養基本完成。
(9)11月25日,對北池進行污泥接種,吸取南池接種經驗,前期本池內原污水只保留1.5m,其余全部投加接種污泥(由于接種污泥本身是進水和厭氧池污泥混合液,不需擔心營養問題),爭取一次接種即可達到3 000mg/L。
(10)11月26日,北池污泥接種完成,開啟推進器、回流泵促進循環,并進行低曝氣量悶爆,污泥濃度達到3 020mg/L,北池接種完成。
(11)11月29日,MBR膜池第一組安裝完成,并進行少量進水曝氣調試。
(12)11月30日,總出水渠道完成,南生物池進行短時間連續進水實驗,同時MBR膜池進行連續進水連續排水調試。
(13)12月7日,膜池第二組安裝完成,生物池開始進行連續進水、連續出水調試,同時對膜池進行運行調試。
(14)12月8日,加藥系統安裝完成,開啟進行藥劑投加,對脫氮除磷進行調控。
1.5 工藝調試總結
1.5.1 污泥接種情況分析
對南池進行污泥接種時,由于距離膜池調試有近20d時間,所以初次接種計劃將污泥濃度接種至2 000mg/L,希望在膜池調試前,通過補充營養物質,依靠活性污泥自身增長達到3 000mg/L的目標。但是由于進水濃度較低,再加上調試期間溫度較低,同時采用間歇曝氣、間歇補充營養物質的模式運行,所以污泥濃度增長緩慢,故對南池進行了二次接種,接種完成后,污泥濃度達到目標值。北池接種及時吸取南池經驗,直接將污泥濃度接種至3 000mg/L,接種完成后,活性污泥鏡檢結果良好,mlvss/mlss比值,南池均值為0.5,北池均值為0.51,SV均值在30左右,均達到污泥接種培養的要求。
1.5.2 有機物去除及脫氮
在接種完成悶爆12h后,COD與氨氮數據已達標,隨著連續進出水及污泥濃度增長,COD和氨氮數值進一步降低。TN指標初期接近達標,在加藥系統投運后實現了達標排放。
1.5.3 除磷
出水總磷在接種初期,由于接種污泥中本身帶有一定濃度鐵離子,所以出水總磷可以達標,但隨著不斷放空補充原水,鐵離子隨放空液有所流失,造成系統內鐵離子降低,后期加藥系統投運后實現了達標排放。
2 小結
此次某生活污水處理廠1×105t擴建工程工藝調試階段進行的比較順利,也產生了一些波折,通過此次擴建工藝調試積累了大量經驗,對后期該廠1×105t正式營業運行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知識,同時對以后的新建、擴建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試運行科學管理有著較強的借鑒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GB50014-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2]劉剛.城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施工調試運行研究[J].決策探索(中),2019(11):36.
[3]朱華.污水處理廠工藝調試運行淺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9,47(09):97-100.
[4]劉勁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J].鄉村科技,2019(34): 23-24.
收稿日期:2020-03-10
作者簡介:王凱(1986-),男,漢族,本科學歷,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給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