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認知也發生改變。對于美好環境的需求已經成為當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一部分。傳統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度較大,為確保環境得以恢復,政府部門積極推動山水林田湖草項目開展,立足于當地地質環境,研究科學合理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措施,對于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總結當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現狀與山水林田湖草項目意義,其次分析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與地質環境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地質環境;山水林田湖草項目;深層關系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118
Discussion on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oject
Liu Wenxian
(Four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Guangxi 530033,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peoples cogni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also changed.The demand for a better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great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of mountains,rivers,forests,fields,lakes and grass. Based on the lo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ines, so as to protect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in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ject 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Geological environment;Landscape, forest, field, lake and grass project;Deep relationship
1 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現狀
1.1礦山開采具有頻繁的地質環境破壞
當前我國礦山地下、露天開采并存,露天礦山采場形成的高陡邊坡穩定性較差,并且沒有支擋防護措施,極容易引發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露天深凹或地下開采過程中因過量抽取地下水,導致發生地面塌陷,大量廢水排放影響周邊飲水安全;此外地下開采如采空區頂板措施不當,常發生采空地面塌陷或地面沉陷。如我國廣西南丹縣車河礦區,其排放的礦山廢水污染刁江水質,廢水中含有超標有毒物質。開采礦體長時間抽取地下水,破壞含水層地板結構,導致水位下降,水量降低,導致嚴重的水質惡化。頻繁的開采會破壞原本自然穩固的巖石層,導致巖石層的穩定性遭到影響,引發礦山環境地質隱患。在開采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做好礦坑排水工作。如果濫砍濫伐現象得不到制止,將會導致礦區出現冒頂、礦坑、片幫以及突水等現象。
1.2破壞地表植被景觀
地表植被最為容易受到礦區活動影響,特別是露天開采,開采礦體對于自然景觀的改變規模較大,速度較快。采礦區域經常性的形成深坑或危險陡坡,破壞原有地貌環境與周邊植被。特別是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地區,大規模開采礦石嚴重影響周圍地質環境,使得原有為數不多的植被被破壞和侵占周圍土地資源,影響植被生長和農業發展。另外由于受礦產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以及經營人員的管理理念影響,在礦區運營過程中會出現多種不良的礦產開采現象,從而對礦區地質產生惡劣影響,脆弱的植被將會受到地質因素制約,導致問題頻發。
2 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的重要意義
2.1優化調整生態系統結構
在一個區域內,生態環境往往包含多種要素,分別是濕地、草原、森林、水源等,具有復合性。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復項目,可以優化各類生態要素,調整生態系統格局,高效集成地質環境、自然要素等多種成分,將生態保護理念轉變為具體實踐行動。高效開展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能夠針對性彌補生態環境中缺少的要素,最大化地改善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在短時間內將受到影響的自然環境恢復到生態環境建設的標準之下。
2.2修復受到損壞的生態系統
人類經濟活動造成周圍生態環境受到損壞,地質環境悄然發生改變,開展與落實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可以有效推動生態環境恢復,構建有機生命共同體。人類對于生態環境的干擾超出環境承受能力,將會導致生態出現嚴重退化,修復生態環境是當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合理的人工干預,實現保護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系統的目的。在修復的過程中,要著重強調生態系統恢復理念,在損壞的生態環境修復過程當中,要矢志不渝地堅持生態文明思想理念,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和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切實貫徹到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從相對分散、獨立的土地整治項目,到更強調區域綜合性,推動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綜合整治。政府部門要推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與生態修復工程。要從對土地這一特定要素的整治,向國土空間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綜合整治轉變。注重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國土空間品質,把國土生態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從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轉變,要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全面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強調系統性、整體性。
3 地質環境與山水林田湖草項目之間的關系
3.1 地質環境是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的載體
地質環境的質量對于落實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具有重要意義,是生態的基礎。想要確保山水林田湖草項目順利實施,就必須要確保地質環境的基本要素與生態環境改善發展相適應。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地質環境整治與山水林田湖項目是一個龐大而又系統的工程,在治理的過程中要高效整合不同的科學理論與實踐方法,通過調整地質環境,為項目開展提高整體生態系統服務。恢復地質環境是基于傳統生態學,通過整治地質環境,恢復生態,注重生態學中的干擾理論與生態理論,系統性地對所有影響因素展開科學化分析,明確影響地質環境的主要因素,通過控制影響因素提高地質環境質量,為落實山水林田湖草項目打下堅實基礎。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需統一協調,實施長效管理機制。對目前存在地質問題予以彌補,通過出臺系列政策制度、高效監管,打造高質量地質環境,使山水林田湖草項目開展有足夠的物質基礎。
3.2 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對恢復地質環境具有反作用
地質環境受到經濟活動影響,出現嚴重問題,山水林田湖草項目作為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舉措,維系生態環境質量之余,更有助于恢復地質環境。地質環境構成因素多種多樣,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對地質環境中出現短板的因素予以彌補,將存在的水源污染、植被破壞、土壤質量下降等問題針對性解決,實現生態環境平衡發展??茖W化的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熔鑄于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地質環境恢復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與地質環境之間強化聯系協同,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積極作用。經濟活動影響下的地質環境,具有較為惡劣的特征表現,通過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綜合治理與恢復被破壞的地質環境,轉變生態環境差、地質環境不穩定的現象,緩解地自然環境惡化的現象。除此之外,還可以提高項目區域內的水源涵養效果,恢復森林和濕地的生態功能,通過綠色植被凈化和保護水源,維系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穩定性。
4 結束語
工業化發展對自然環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飽受威脅。為改善目前自然環境質量,人們積極落實多種舉措,優化提高環境水平。地質環境是環境改善的重要物質基礎,落實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要依賴于地質環境,山水林田湖草項目開展對提高環境質量具有強大的反作用,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方子杰,唐燕飚.對踐行“兩山”理論打造浙江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9(5):6-11.
[2]鄧小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實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思路[J].環境科學導刊,2019(2):25-29.
[3]王曉玉,馮喆,吳克寧,等.基于生態安全格局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J].生態學報,2019,39(23):8725-8732.
[4]鄒長新.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原理與生態保護修復研究[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8(11):15-16.
收稿日期:2020-03-14
作者簡介:劉文顯(1969-),男,壯族,在職研究生學歷,水工環地質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工環地質環境問題在生態修復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在山水林田湖草之間的內在深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