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畫作者:Alejandro Ovalles
生活中,孤獨是我們常常要面對的感受。尤其在疫情的影響下,海內外很多人都正在或曾經處在隔離中,孤獨感尤為強烈。為此,小編邀請國內心理咨詢師譚玉敏(Yumin)談談如何理解和面對孤獨感。
小編:從您的經驗來看,應該怎樣理解孤獨和獨處?
Yumin:孤獨是一種情緒,一種感受,當我們覺得無法與別人有進一步聯結或深層次交流,害怕別人無法了解真實的自己時,常會產生孤獨感。而獨處更像是一種生活狀態。
有時候即使有很多人在一起也會產生孤獨感,比如飯桌上的人各自在玩手機。相反,有些人可能覺得一個人吃飯、看電影很輕松,并不會因此產生孤獨感。
小編:在疫情期間,我們不得不在家隔離。一些原本就比較容易產生孤獨感的人,會不會因為這種狀態而產生更深的孤獨感?
Yumin:常有孤獨感的人原本就難以敞開心扉,疫情期間他們可能更難接觸到別人,也更容易變得孤獨。這種孤獨感與之后可能產生的抑郁情緒也有很大的關系。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孤獨感歸咎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我的某個缺點導致了別人不喜歡我,造成我與他人溝通出現了問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很容易讓人產生抑郁情緒,而有了抑郁情緒,我們就更不愿意和別人交流。
小編:不論一個人多擅長社交還是多習慣獨處,都會產生孤獨感,對嗎?
Yumin:對。哪怕是心理咨詢師也會有焦慮、孤獨、抑郁的時候。重要的是,能否快速地通過一些方法從這種情緒中調整過來。
小編:那么,我們該如何與孤獨感和平共處?
Yumin:首先要在認知上明白,孤獨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所有人都會產生這種情緒。其次,發掘自己的興趣,通過感興趣的話題和別人產生聯結。再次,向身邊的“支持系統”如家人、朋友求助,或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SL心理,用聲音和文字陪伴你。最初是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人們提供心理援助而產生,主要成員來自北美、澳洲等海外地區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咨詢師、培訓師、督導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