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軍

水芹為傘形科水芹屬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幼嫩的莖葉為食用部分。樂平水芹為江西省樂平市地方特色優(yōu)質蔬菜品種,盛產期在春節(jié)前后,正值冬季蔬菜短缺季節(jié),栽培經濟效益較高。
一、產地環(huán)境
可選擇地勢較低、地下水位較高、排灌方便的水田,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達15克/公斤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較強,土壤pH值為微酸性或中性,忌沙性土。
二、品種選擇
可選擇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的水芹品種,如樂平大葉水芹等。
三、整地
要求深耕細耙,田面平整,耕深20~30厘米,并開好圍溝和腰溝,結合整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公斤。
四、催芽
催芽在8月中下旬進行。先從留種田中收割直徑0.5~1.2厘米的老熟母莖,將其基部理齊,捆扎成直徑30厘米左右一束,剪除頂梢。將捆扎好的母莖交叉堆放于陰涼濕潤的環(huán)境中,堆垛底部先墊一層稻草,垛高和直徑一般不超過2米,垛上再覆蓋一層稻草;早、晚各澆灑涼水1次,以降溫保濕,保持垛內溫度20~25℃,以促進母莖各節(jié)葉腋中休眠芽萌發(fā)。每隔5~7天,于早上涼爽時翻垛1次,沖洗去除爛葉殘屑,并重新堆好,調換位置,使垛上、下溫度較一致。
五、排種
9月上中旬,待多數腋芽長2~3厘米時,即可排種。排種方法是:將母莖基部朝外,梢頭朝內,沿大田四周做環(huán)形排放。母莖間距5~6厘米,基部相距稍大,梢部稍小。整齊排放1~2圈后,即可進入田中撒放,撒放時力求均勻,隨時用手或小棒將母莖撥平、撥勻。排種應選陰天或在晴天下午3時后開始。每畝需排母莖120~150公斤。排種后保持田溝中有半溝以上的水,田面濕潤無積水。要防止淺水日曬后水溫過高燙傷新根。
六、田間管理
1.水分管理
排種后田面應保持濕潤,遇雨要及時排澇。排種后15~20天,當大多數母莖腋芽萌生出新苗,并長出新根和新葉時,應排水曬田1~2天,使土壤稍干或出現細小裂紋,促進根系深扎。然后灌入3~4厘米深的水,進入旺盛生長階段后需保持淺水。
2.追肥
一般1年追肥3次,第一次結合輕曬田追施,每畝澆施稀薄的腐熟糞肥液2000公斤左右,或每畝用5~10公斤尿素按1%的濃度兌水澆施。如基肥充足、新苗生長旺盛,此次追肥可以不施。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15~20天進行, 施肥量比第一次增加10%左右。第三次追肥在第二次追肥后15~20天進行,施肥量比第一次增加20%左右。腐熟有機肥和尿素應交替使用,避免單施尿素。
3.勻苗
排種后30天左右,當新苗株高達到13~16厘米時,結合除草,進行勻苗。即將過密的苗連根拔起,每2~3株為1簇,重新栽插于缺苗處,使全田每平方米有苗200~300株,并對生長過快長得較高的苗進行適當深插,促使其生長整齊。
4.病蟲害防治
(1)防治原則
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輔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合理地進行化學防治。
(2)主要病蟲害
樂平水芹的病蟲害主要有斑枯病、銹病、胡蘿卜微管蚜等。
(3)防治方法
①農業(yè)防治:針對當地主要病蟲控制對象,及時清除枯葉、病葉,科學施肥。
②物理防治:可采用黃板誘殺蚜蟲,每畝用規(guī)格為30厘米×40厘米的黃板50塊,掛在高出植株頂部5~10厘米處。
③藥劑防治:按照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8321)的規(guī)定,合理用藥進行化學防治。
七、采收
1.采收時間
水芹排種后70天左右開始采收。一般根據市場需要,分期分批陸續(xù)采收。從11月中旬開始,一直可采收到次年3月。
2.采收方法
采收時應靠近根部收割,洗凈污泥,滴干濁水,剔除黃葉,將植株理齊,捆扎成束,集中裝運上市。
八、儲藏
樂平水芹采收后儲藏期較短,在5~10℃的條件下可保鮮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