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游戲的開展,有賴于一定的空間作為保障,對于建筑結構和建筑空間難以拓展的小空間幼兒園,如何能做到“螺螄殼里做道場”,近年來,開展了創設幼兒園共享游戲區的實踐探索。通過“五共理念”創設共享游戲區,即:共謀游戲場地、共商游戲主題、共建游戲環境、共管游戲秩序、共享游戲樂趣,解決幼兒園空間小,場地有限,難以開展區域游戲的難題。
關鍵詞:五共理念;共享游戲區;游戲樂趣
幼兒園區域游戲是近年來在我國幼兒教育中得到廣泛實踐的一種幼兒教育形式,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多數園所的區域游戲都是在班級開展。寬敞的活動室,便于教師開展豐富的區域游戲,而對于活動室面積小的園所,班級開展區域游戲就存在著諸多困難?!毒V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園是老城區幼兒園,場地有限、班級空間小,建筑結構和建筑空間都難以拓展。為有效開展區域游戲,近年來,進行了創設幼兒園共享游戲區的實踐探索。
共享游戲區指的是公共享有的游戲區域,利用幼兒園公共區域、班與班之間相鄰的空間,或某一特定地點,創設適宜幼兒游戲的區域活動區,實現在空間、時間、材料上的共同享有與共同游戲。共享區域游戲可體現在三個方面的“共享”,即空間共享、材料共享和經驗共享。共享游戲區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游戲空間和游戲材料,能夠降低幼兒游戲的空間密度,能很好地解決小空間幼兒園開展區域游戲的困擾。
一、 處處找空間,共謀游戲場地
我園的活動室面積很小,每個活動室不足30平方米,擺六、七張長方形的桌子給孩子們用餐,已沒有什么空余的空間了。在這種情況下,在活動室中創設區域,無論如何合理安排,最多每個班級只能創設3~4個游戲區域,每個區域差不多要安排10多個孩子,根本無法做到動靜分離、互不干擾。在已充分利用了活動室的墻面、柜面、地面三維空間后,區域已無處拓展,教師們開始把目光投放到了活動室外。有的老師提出,活動室面積太小,可以考慮將一些區域安排到走廊上;有的老師提出在走廊等公共區域創設共享區最為合適,方便各班的幼兒入區。于是,大家開始在幼兒園的角角落落,尋找一切可能被利用的空間。
(一)活用大廳
每個幼兒園基本都會有一間大廳,供孩子演出或園教職工做活動使用。大廳在沒有活動的情況下是閑置的,這在空間使用上是多么大的浪費啊。班級活動室由于空間有限,無法設置角色區,而角色游戲又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游戲。于是,我們把大廳打造為游戲小鎮,作為全園幼兒共同使用的角色游戲共享區,各年段、各班級的孩子輪流到游戲小鎮玩游戲。我們在大廳的四周利用柱子的天然分隔,創設多個游戲區,有貓貓燒烤店、有熊貓醫院、有貍貍美發屋、有汪汪壽司店、有檸檬奶茶店,還有娃娃新村。游戲時,在大廳中間擺上欄桿、鋪上斑馬線、安上紅綠燈,放上小載客車,一個大廳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小社區。孩子們在各個“商鋪”中穿梭,到娃娃家做客、到醫院看病、到美容院理發、到小吃店嘗美食,不僅體驗了游戲的樂趣,還在游戲的情景中自然學習了如何看紅綠燈、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共享角色區的創設使園所大廳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這里每天都成為孩子們的樂園,充滿著歡聲笑語。
(二)巧用走廊
當跳出班級的局限,把視角向外擴展后,大家發現可利用的空間增大了許多,走廊原本只設置了各班的觀察植物角,每個班種植的植物、飼養的小動物都差不多,空間的利用率比較低。我們決定利用走廊做一番文章,走廊是幾個班級共有的,離各個班級都近,創設共享區最為合適。但設置幾個區合適?什么區適合作為共享區?設置什么區孩子感興趣?如何實現空間利用的最大化?這都需要教師仔細斟酌,通過和孩子們協商,經過幾次的嘗試,我們決定將占地較大的建構區、聲響較大的表演區、材料需固定擺放的美工區創設在走廊作為共享區,還根據場地特點創設了四個特色區,四季寫生區、小小棋牌館、左左花店和右右茶館,并將幾個班級的動植物觀察角整合成一個共同的“綠植園”。這樣,空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孩子們游戲有了更多的選擇。
(三)妙用樓梯
當幼兒們來園的高峰時間段過去,幼兒園的樓梯和一些大門前的空地,就不太有人走動,好好利用,也可以成為一處極佳的區角,如:可以利用樓梯設置一個活動的圖書角,在樓梯轉角擺上一個精致的小書架,或在墻上安幾塊層板,定期投放一些書籍,在樓梯上放上幾個舒適、可愛的小坐墊,孩子們取了書席地而坐,就可以安靜地看書了。還可以利用樓梯轉角設置表演區,角落放上定制的扇形舞臺,墻上安上安全的掛鉤,提供一些表演道具、樂器。游戲時,孩子們帶上音箱、話筒,就可以盡情表演,而樓梯就是天然的看臺,不同班級、不同年段的孩子坐在鋪上舒適坐墊的樓梯上一同看表演,既不怕聲音太大影響別人,又有身臨其境看演出的感覺,還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樓梯的妙用還不止這些,還可以將樓梯作為共享運動區,當下雨天氣不佳或天氣非常炎熱時,在樓梯上鋪上定制的滑滑梯,創設不同的情景和難度,不同年齡的孩子都非常喜歡,游戲結束,就收起,一點不占空間。也可以利用不常開的大門做背景墻,在門上裝一根窗簾桿,掛上流蘇和彩燈,使用大門時,將流蘇和彩燈兩邊掛起;游戲時,將流蘇和彩燈放下,擺上一個活動的小舞臺,就是一個非常棒的表演場所了。只要你愿意,在游戲時間,你都可以預約來到這個小舞臺,和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一起表演。
如此一來,孩子們不再被局限在每個班級,不會只有到了戶外活動的時間,孩子們才出來,孩子們有了更多走出活動室的機會,幼兒園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孩子們游戲的天地。
二、 人人出主意,共商游戲主題
我們常把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掛在嘴邊,但在實際中卻往往教師充當了游戲的設計者,事先設置好游戲的主題,事先布置好游戲環境,比如初期,在定游戲小鎮中的游戲主題時,一開始,教師們憑著自己的感覺,預設了小吃店、理發屋、照相館、郵局等游戲。在照相館、郵局中,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制作了精美的拍照背景墻、郵筒等,一廂情愿地覺得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照相館、郵局的生意一定會爆滿。結果,孩子們并不喜歡玩照相館和郵局,每次預約游戲,人數都寥寥無幾。倒是原先覺得孩子們不愛玩的旅行團,次次都預約爆滿。于是,我們開始更加關注幼兒,把游戲大權交給孩子,向孩子們詢問想玩什么游戲,每個孩子都提出自己喜歡的游戲內容,最后投票決定。同時也把游戲小鎮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給商店取名,自己裝飾商店、自己擺放物品、自己制作道具、自己制定規則,教師做好支持者。雖然,孩子們布置的環境不那么時尚、制作的道具不那么精美,但發現孩子們游戲的積極性更高了,每次一進入游戲大廳就開始忙碌,時間到了,也舍不得結束,離園時還不忘帶爸爸媽媽到游戲小鎮來參觀,給爸爸媽媽介紹一番,到了游戲預約的日子,總會早早來到幼兒園。
三、 班班出資源,共建游戲環境
材料共享是共享游戲區的一大亮點,打破了傳統的班級玩具材料只屬于一個班的狀況,不同的班級提供不同的游戲材料,使得幼兒擁有更為廣泛的活動材料,也特別能體現人多力量大的優勢,舉多班之力創建一個區比一個班創建一個區力量大得多,各班把相關的材料都投放到一個區,這不僅減少了教師收集材料、制作玩具的工作量,也減少了幼兒園對班級材料投放的重復性。如:美工區向孩子們收集紙筒、紙杯、紙盤等材料時,美工共享區外的小黑板一通知,全年段、全園的孩子共同收集,僅僅2天,材料筐就全滿了,收集了各種材料。而且,在共享區中,人人都是小主人,大家都樂于把材料進行分享,如左左花店和右右茶館,就經常有老師、孩子一到幼兒園,先到共享區里,將自己從家中帶來的茶葉罐、塑料花、小瓶子、花籃等放下。一段時間總會發現,材料并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豐富。
四、 區區定責任,共管游戲秩序
共享游戲區設在公共的場所,多個班級共同使用,雖說人人都是主人,但如果沒有專人負責材料的補給、環境的保持,還是會出現個別材料短缺、玩具損壞、物品擺放凌亂等問題,如何解決呢?通過與孩子們商討,根據離班近和資源優勢的原則,實行專區專管,如美工共享區、建構共享區在中(2)班的門口,這兩個共享區由中(2)班負責;中(3)班有位小朋友的媽媽開了一家花店,他們班自告奮勇,左左花店和四季寫生區由他們班負責;中(1)班有位家長經營著一家茶葉店,自然就由他們班負責右右茶館和門口的表演共享區,各班小朋友針對自己班負責的共享區定出規則,再由選出的小小宣傳員到各班講解,每天班級的值日生都會兼顧自己班負責的共享區的環境,教師則重點負責本班責任共享區的材料補給、損壞玩具的更換和游戲的指導。這樣,雖是共享區,但班班都有一塊責任田,通過大家共同努力,保持共享區的整潔、有序。
五、 日日做預約,共享游戲樂趣
創設了共享區后,區角的內容豐富了,游戲的材料多樣了,孩子的選擇也更多了,他們可以選擇本班的區角,也可以選擇活動室外的共享區;他們可以選擇和本班的小伙伴一起游戲、也可以選擇和其他班甚至其他年段的小朋友一起游戲,這一切帶給孩子更大的新鮮感和挑戰。在共享區中,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時間與機會大大增加,促進了幼兒認知、情感、親近社會的行為。不同班級、不同年齡孩子帶來不同的學習經驗,他們通過合作學習,互相激勵,經驗的分享,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孩子越來越喜歡區域游戲的時間,每天都早早到幼兒園做游戲預約,每次游戲時間到都舍不得結束游戲。為了給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游戲,我們對孩子的作息也進行了調整,將區域活動時間增多、延長,由每周3次改為每日一次,由下午改到上午,游戲的時長由半小時延長至一小時,這樣,把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游戲,讓他們自主學習,讓他們玩得更安心,玩得更開心,也玩得更深入。
區域游戲是實施《指南》最有效的形式,不能因園所小、空間有限,就使區域游戲趨于形式化。要提升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必須打破傳統限制,不被園所條件所束縛、制約,促進共享游戲區的創建。我們通過“五共理念”與幼兒共同創設了若干共享游戲區,解決了幼兒園空間小,難以開展區域游戲的困境。讓我們繼續做孩子游戲的支持者,與孩子一同繼續尋找更多共享的契機,讓幼兒在開放、自由、共享的游戲空間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穎蘋.王凌燕幼兒園共享型游戲區的創設與指導策略[J].福建教育,2016.
[2]蘇軍.共享自主愉悅:小議幼兒園公共游戲區域的創設與指導[J].好家長,2016.
[3]鄭字,李靖.幼兒園共享型游戲區活動的布置與指導[J].福建教育,2016.
[4]李瑛.幼兒園區域活動創設的指導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
作者簡介:
張泉清,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第二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