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林 梁建功 王明明
摘? ? 要: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一直是我國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研究的主要內容。與世界其他國家對比來看:我國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水平一直是處于較低的狀態。當前,我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一直呈現出上升的發展趨勢,為此,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工作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因此給建設施工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更要保證人們日常生活及生產的生命財產安全。接下來,本篇論文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進行分析探討,望能夠對大家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設計;耐久性
1? 引言
通常情況下,我國建筑工程為大規模的工程建設,但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建筑在具體使用過程當中并未滿足現實需求,這不但導致大量資源出現浪費,同時對廣大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在建筑工程結構當中,混凝土屬于基本性結構而存在,混凝土結構質量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可以說產生著直接性的影響。為此,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是保證混凝土耐久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關鍵。本文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進行探討。
2?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概述
混凝土結構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可是,混凝土結構在平時建筑工程運用的過程中經常會有各類問題的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了極大程度的影響。結構耐久性指的是在特定條件、自然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混凝土可很好地保持自身結構的完整性能。因混凝土結構具備良好的耐久性能,為此,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工程的可使用年限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反之,在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較差的情況下,銹蝕、老化等問題便會經常發生,這些問題的出現將嚴重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及安全性。
3? 耐久性設計因素分析
3.1? 環境作用影響
要知道,混凝土結構的可使用時間與混凝土所處環境間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按照建筑物級別的不同針對性的做好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過程中對于混凝土結構所處環境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特定環境下,混凝土結構選用的材料會伴隨著時間的改變產生不同的變化,會造成混凝土可使用年限大大縮短,對此,我們要從整個混凝土結構所處的具體環境入手來針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開展科學合理性的設計。
3.2? 壽命設計
與一般產品相比有著明顯的共性存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具備自己的使用年限,以目前世界上對建筑物耐久性的類別劃分,可將其劃分為:要求使用壽命、預期使用壽命及設計使用壽命三大種類。
3.3? 構造設計
針對混凝土結構的特殊部分來開展相關的耐久性設計,其中,建筑構造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大方面,做好建筑構造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建筑構造缺乏合理性的設計,便會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直接性的影響,并且會使得建筑物后期維修成本的增加,嚴重的情況出現后會造成混凝土結構可使用年限的縮短。
3.4? 可修復能力設計
在進行經營狀態的混凝土構成要件需做好日常的檢查驗收工作,確保混凝土在正常狀態下自身修復能力得到基礎性的保證,這是對混凝土結構可修復能力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混凝土可修復能力設計不但需確保混凝土結構可使用性能與設計性能保持在統一的狀態,并且要確保那些未進行可修復設計的結構會增加后期建筑物的維修時長,使得維修成本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減少。
3.5? 材料制備設計
縱觀世界各國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的可運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目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大都是以施工材料為核心研究出的耐久性辦法,譬如:通過混凝土材料確保材料設計的耐久性要求。材料制備設計大體上包含有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的屬性、環境的變化等。
4?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
4.1? 降低環境方面對混凝土造成的不良影響
對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而言,自然環境、水、建筑材料等是最為常見的影響因素,對此,建筑施工企業對上述因素要高度重視,做好各因素的科學合理性搭配,來促使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能得到強有力的基礎性保障。眾所周知,科學的混凝土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地規避建筑結構出現局部積水的問題,同時能夠預防水汽凝聚問題的發生,并且在不良的環境作用下,混凝土結構形式將會變得簡單化,可降低棱角與表面積的裸露問題,實現高效的混凝土振搗與養護作業。
4.2? 施工質量規范與結構養護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循國家現行的建筑工程質量規定,譬如,混凝土在拌制的過程當中,要做好施工工藝的選擇,其中涵蓋有裹砂石法和裹砂法的選擇,為能夠使得混凝土拌合材料強度達到根本性的保障,施工人員要根據施工目的、施工環境、水泥的品種、混凝土的基本屬性等來創建科學合理的混凝土結構養護體系,在需要使用混凝土結構的情況下,可你非常明確的了解到混凝土結構的準確方位及維護檢測的時間周期,同時,建立完善的混凝土結構檢測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4.3? 改進建筑工程結構材料的設計
建筑工程結構耐久性設計與建筑工程結構的使用時長標準實則就指的工程設計的可使用年限。建筑結構材料在使用之后,則材料的時效性必須要按照相關規定來加以使用。此外,遵循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挑選混凝土結構材料,確保結構材料的合理性,在盡可能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基本前提下,選用具有良好耐久性能且低價的混凝土結構設計材料,將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4.4? 規范建筑工程結構的耐久性設計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我國國家相關部門并未制定明確的建筑工程結構使用年限標準,其中,《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也是在最近幾年國家才制定并下發執行的,在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中明確指出建筑結構的可使用時間,但是對促進建筑工程結構耐久性并未起到較為明顯的作用,即便建筑工程結構的使用時間能夠按照實際工程的維修工作增加,但是,工程結構主體并無法確保其能夠達到的可使用年限,譬如,橋梁混凝土結構工程當中,規定設計可選用30年的索都無法達到20年的使用年限,這會導致工程結構使用時間大大縮短。
4.5? 提高混凝土結構地基基礎的設計
在建筑工程沉降標準存在一定差異的情況下,那么,地基與基礎設計在處理方式方法上便會存在明顯的不同。如果建筑物的地下帶、持力的位置有沉降的存在,那么,混凝土保證地帶則會確保另一部分的附加力量,如此,地下室地板的安全性就能夠得到很好地保障,不會有外部力量的變化引發的地面裂縫的產生,也可以很好地規避地面沉降現象的發生,同時還解決了地基的保養問題。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要認真地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工作,尤其是在不良的環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更要加以特別的關注。遵循建筑工程結構、建筑構造原理,選擇最為適合的混凝土結構。如果混凝土發生了一些微小的變化,那么則代表其中必定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個時候若想進行補救為時已晚。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其實體現在工程建筑設計的每一個程序當中,唯有如此,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的作用才能夠完全地發揮出來,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曉亮,張俊生.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分析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20(4):82+84.
[2] 張濤.耐久性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分析[J].地產,2019(13):41.
[3] 徐曉蕾.關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影響因素與控制要點分析[J].居舍,2018(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