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震 松召峰
以知育真,以美育人,以愛育愛。
這是在教育行業摸爬滾打十七年的劉巖總結出的教育十二字箴言。以此為核心,劉巖創立河南劉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劉巖教育),收獲了鄭州、許昌、洛陽等地數千家庭的認可,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的選擇。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今天的一切,其實早已在劉巖一路走來的選擇中,寫好了注腳!
求學之路:多個“第一”,書寫人生底色
20世紀80年代初,劉巖出生于河南省沈丘縣。
彼時的沈丘,還是個國家級貧困縣。“從村子到鎮上上高中,每周得騎自行車來回四五十公里,晴天還好,遇到雨雪風霜,便是一大考驗。”劉巖對那段艱苦而幸福的求學年代記憶深刻,“那時候,我們在學校住大通鋪,一個宿舍二三十個人,平時交給學校米面糧食當飯票,有條件好一些的同學,晚上到小賣部花5毛錢買個泡面,香味能饞暈全宿舍的人,能分上一口湯,就很幸福了……”
追憶往昔,劉巖感慨萬千。他講道,是父親擁有的學識和一定要讓孩子們讀書的思想,給了兄弟姊妹四個堅持求學走出農村的機會。劉巖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美術專業,以專業課全校第一、全縣第三的優異成績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大學期間,勤奮刻苦是劉巖身上最顯著的標簽。他得到全班33名同學的全票支持當選班長,他連續幾屆出任學生會主席,他榮獲學校每年的專業最高獎學金,他跟隨教授完成體量頗大的商業壁畫……與此同時,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劉巖也始終在認真地思考和規劃著。
教育之心:二十多歲當校長,用毅力與能力扛大旗
來自父親的影響加上自己在求學中不斷強化的認知,讓學習和教育始終在劉巖心里占據著重要的分量。2003年,劉巖一告別校園便毫不猶豫地踏入了教育行業,將心中那份熱愛,用另一種形式延續。
鄭州睿源教育剛起步時,劉巖包攬了學校的對外宣傳、市場拓展、人事招聘等很多事務。
“那時沒別的想法,就一個念頭,好好干。不僅要對得起學校的選擇,更要對得起孩子背后家庭的信任。”高強度、全方面的鍛煉,加之學校的培養,讓劉巖在事業起步之時,扎穩了根基。
2004年,睿源教育在新密成立第一所分校,劉巖著手負責新學校的各項工作,直到2005年開始正式接管全校的運營。
隨著劉巖負責的培訓學校對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學生規模呈爆發式增長,至2006年已突破3000人。攢足經驗的劉巖回到鄭州,擔任睿源教育鄭州市23所學校的總校長。
為每個學生傾盡心力,做“有心”的教育。劉巖用5年時間,實現了他大學時期對自己未來發展最初的設想。
為愛歸零:許昌重啟征程,實現5000人次的飛躍
2009年初,劉巖做出了一個決定:放下之前取得的所有成績,南下許昌,從零開始,拓展全新的地域板塊。
此時的劉巖,生命里多了兩個更重要的角色——愛人和孩子。不想錯過孩子唯一的童年,希望能在他正式步入小學校門之前,給予他盡可能的陪伴,這也是劉巖多年來對“教育”最深切的理解。2009年10月,劉巖教育許昌學校的前身,即原許昌睿源教育在解放路創立。
懷揣著與六年前一樣的激情和闖勁,也擁有著遠勝六年前的思路和信心,劉巖帶著團隊迅速找到許昌教培市場的空白,打出“擇優而聚,擇良同行”的教育理念,首次在許昌提出“小升初”概念,拉近了學生與省級名校的距離,解決了家長的難題。一系列高效精準的切入,使得劉巖的團隊贏得了家長的信賴和擁護,成為了許昌課外教育行業的市場標桿。
帶領團隊快速前進之時,劉巖沒有落下自我學習,他先后拿到了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專家、北大成功家庭教育講師、國家心理咨詢師等資格證書。
一邊是自我的不斷進修,一邊是學校的穩健發展,這一切,他更樂于歸結為——熱愛。
自2009年正式入駐許昌至今,劉巖教育已在許昌布局5所明星校區,一所近1500平米方的總校(建設中),年培養學生近5000人次。劉巖對課外教育系統在許昌核心地區的階段性布局,已圓滿完成。
此時,一個更大的決定,在劉巖心中醞釀良久。
迭代重生:夯實內功,打通外脈
將“許昌睿源教育”升級更名為“劉巖教育許昌學校”,是他對自己更大的挑戰。
在創新中尋求發展,在發展中不斷提升。劉巖心中明白,唯有變革,才能進步。
在劉巖教育中,有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類課程,滿足成績和分數的需求;更有針對不同性格學生的拓展類課程,為的是能夠更自由地發現和發展學生們的興趣與潛質,更全面地樹立和塑造學生們的能力、眼界。
此外,劉巖還開設家長課堂,幫助家長增強對教育認知的深度和廣度。教會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促進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在劉巖看來,教育的本質,是用開放的、快樂的、興趣高漲的課堂環境,加上和諧同心的家庭氛圍,去參與和幫助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和建設,劉巖與幾位全國各地的教育界“老炮兒”聯合成立酷學慧,主打師訓輸出,橫向開拓教育市場,直接“對標”省會以及臺灣名師,以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助力更多有識之士實現教育夢想,同時將自己、團隊以及品牌的力量最大化釋放。
在劉巖教育的教學基地建設中,即便是小到一把椅子、一塊地板,劉巖都不惜跑遍省內外各個市場尋找比對,只為選出最適合的。
這些微小細節,不僅是維護他心中的高標準嚴要求,更是堅守他近二十年來,對教育始終未改的初心和情懷。
一生一事:深耕河南,與學生靈魂相伴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劉巖說:“在現如今中國教育變革和發展新常態下,作為民辦學校,不能囿于現有的成績,教育者要有推動教育進步的責任,要有推陳出新的勇氣。”在劉巖教育,除了游泳、舞蹈、籃球、音樂等常規的課外培訓,還有手工木作、室內橄欖球等高階興趣課程,正在醞釀孵化之中。
談及未來,劉巖直言“繼續深耕河南”:“做通河南教育市場,做透教育產業鏈,是我們接下來要持之以恒去實現的目標。”他舉例說:“社區化的成熟學區,將會是未來的培訓教育發展趨勢,規模不需要太大,精準高效更重要,同時還有商業綜合體中跨行業的融合,也一樣能夠達到1+1>2的效果……”他透露:“還有全日制幼兒園和中小學的籌建,以及傳統的K12課程,都已列入計劃并提上日程。”
相對于劉巖教育越來越全面迅速的發展,劉巖自己反而“越過越簡單了”:“喜歡做這件事,喜歡每一個孩子,喜歡每一個家庭,是從起初到現在,愈加深刻的感受。而教育做得越久,就越能夠看淡很多東西。心無旁騖,是深入鉆研的前提和基礎。”
以知育真,以美育人,以愛育愛。在劉巖心中,沒有什么比對話孩子們的靈魂,能收獲更多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