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國有企業須在企業內構建一個廉潔從業的企業文化,打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廣大干部職工從思想源頭上、行動實踐中自覺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文化是影響和約束人們思維和行為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廉潔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有力保障,更是引導廣大干部職工以更自覺的法治意識和道德修養塑造崇尚廉潔的政治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擺脫外在物質束縛,達到內在廉潔自律精神追求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培育新時代廉潔文化既是黨的政治建設和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實踐需要,也是增強“四個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的需要。
當前,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背景下,管理教育黨員干部既產生不敢腐的畏懼、認識到不能腐的制約,又涵養不想腐的自覺,廉潔文化的熏陶和滲透尤為重要。
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不變的道德準則,也是中國人永恒的精神追求。我國的廉潔文化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我國歷史上廉潔文化活動自先秦時期就已經產生,秦漢以后的歷代王朝,在官員選拔、管理、監督上形成了一整套廉潔體系,主張以廉為本、以民為本、尚賢用能、公私分明、為政節儉、正身律己、家國同構、循名責實、慎賞明罰。
我國歷史上就有崇廉尚廉、鄙視貪腐的傳統。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忠恕”的倫理之道,提出“欲而不貪”。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和“以德服人”。中國古代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管仲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和“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提到“吏不廉平,則治道衰”和“陳立就列,不能者止”。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提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和“公于己者公于人”。清朝軍事家、政治家左宗棠提出“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和“惟崇儉乃能廣惠”。北宋文學家蘇軾“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和“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正是在這些思想的熏陶和浸潤之下,中國歷朝歷代都涌現出許多清正廉明、勤政愛民的清官廉吏,他們自省自律、廉潔奉公、兩袖清風、不飲盜泉的操守,成為中華優秀傳統廉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黨性覺悟,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從思想源頭抓起,增強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要讓廉潔文化成為新的價值追求和時尚標志。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通過日常教育深入人心,傳播廉潔種子,使廣大干部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讓新時代廉潔文化更有效地服務于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企。
廉潔文化碎碎念。設立“清風話廉”等專題版塊。定期從官方網站有針對性地梳理精選黨內紀律規矩要聞、崇廉倡廉楷模榜樣、專題趣味漫畫等內容,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媒介,讓廣大干部職工在工作生活時,能時時刻刻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認識,弘揚廉潔清風文化,逐漸地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下工作生活。
崇廉尚廉記心間。設立《廉潔從業“十不準”》《廉潔家書》《警示提醒》《廉潔臺歷》等簡便易讀的卡片、貼紙、桌擺,讓廣大干部職工時刻保持思想上的先進和道德上的純潔,從意識深處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通報曝光常態化。通報曝光的目的是教育提醒黨員干部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行有所止。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既是最有力的震懾,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建立健全通報曝光機制,推進警示教育規范化常態化。緊盯重要時間節點,對違規公務接待、違規使用公車、違規操辦婚喪喜慶、違規公款吃喝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違反“四風”問題,進行典型案例梳理并通報曝光。通過正反兩方面警示教育,讓黨員干部時刻明白繩從細處斷,禍由貪念生。警示大家在平時工作中,清醒頭腦,清廉守志,嚴以律己,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生活和家庭,決不能為了一時貪念鋌而走險,觸犯黨紀國法。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堅決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警示教育多樣化。尋找屬地廉潔文化教育資源和宣傳基地,采用體驗式教育方式,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實地接受學習教育。如赴廉政文化宣傳展覽會、博物館、紀念館、全面從嚴治黨警示教育基地、紅色基因歷史革命館、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進行形式多樣地體驗式學習。
強化組織領導。要建立國有企業黨組織統一領導、紀委(紀檢機構)組織協調、部門積極配合、職工擁護響應的工作機制,構建立體化廉潔教育體系,讓廉潔文化宣傳教育工作落地落細。
加強制度建設。廉潔制度是廉潔文化塑造的載體和保障。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相關制度對于約束和規范廉潔從業的企業文化有保障性作用。無規矩不成方圓,廉潔制度的建設也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按規矩辦事,有章可依,違章必究。
規范廉潔教育。一是豐富素材。尊崇歷史,把握現代,讓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素材具有多樣性、指導性、真實性和權威性;二是創新形式。綜合運用新媒體手段,堅持傳統與現代、內部與外部、平面與立體、線上與線下等有機結合,采用動漫視頻、展板展報、易拉寶、宣傳畫冊等豐富形式,針對關鍵少數和絕大多數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廉潔教育,營造廉潔氛圍,凈化企業政治生態;三是創新方式。采用快閃、微電影、微視頻等創新載體,讓廉潔文化“活起來”,直觀活潑地呈現廉潔企業文化;四是營造氛圍。設立專門區域,定期組織學習規章制度條例、廉潔傳統文化,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增進團結,自覺地用黨的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強化督導檢查。對廉潔教育和文化建設進行定期督查,重點查找在國有企業境內外日常經營的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的廉潔風險,制定防控措施,明確工作紀律,定期對相關部門和單位廉潔教育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問責,并及時調整廉潔教育對象、內容及范圍。
“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教育和懲治必須雙管齊下,才能揚善抑惡。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證明,紀律教育和紀律處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紀律教育需要貫穿于全方位正風肅紀的政治氛圍中。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廉潔從業的企業文化,讓紀律教育從思想源頭上進行有溫度地滲透、引導,以達到不須教、不想腐。
十九屆中紀委四次全會公報中明確要求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要將“嚴”的要求貫穿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各方面、全過程,嚴到位、嚴到實處細處,尤其要注重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強化紀律教育前移,充分喚醒黨員干部黨章黨紀黨規意識,使黨員干部深懷敬畏之心、始終心中有戒,使遵紀守法成為一種在思想和行動上無須提醒的高度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