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劍
(太原科技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
電渣冶金具有設備簡單,質量高成本低等優勢,起源于美國。自從世界上首批電渣爐在前蘇聯德聶泊爾特鋼廠工業電渣爐建成以來,各種不同結構不同用途電渣爐不斷創造。國內外電渣冶金技術取得了巨大發展。
電渣重熔是利用電流通過渣池釋放熱量作為熱源使電極融化的熔煉方法。其工作原理見圖1,電極金屬液降落到渣池底部,形成金屬熔池,而金屬熔池在水冷金屬結晶器不斷向上凝結,形成結晶組織均勻的鋼錠。電渣鋼的零件機械性較好,可靠性大,壽命長。[3]
1.自耗電極,2.水冷結晶器,3.渣池,4.金屬熔池,5.錠子,6.收縮空隙,7.墊板,8底水箱
圖1電渣爐工作原理示意圖
本系統以0.5 t電渣爐實驗,參數確定如下:
自耗電極直徑Φ150 mm,自耗電極長度2 500 mm,結晶器直徑300 mm,結晶器高度10 mm,變壓器容量500 kVA, 變壓器二次電壓35~75 V, 變壓器二次電流8 kA, 變壓器一次電壓6(10) kV。
電渣爐設備主要以下系統構成:
機械系統:由立柱、橫臂、上夾持器、橫臂升降傳動裝置、電磁離合器、慢速升降電機、測速電機)、運錠車等組成。
電氣系統:由高壓開關柜、補償電容柜、磁調變壓器、二次短網銅排、裸銅軟電纜、二次電流互感器、低壓動力柜、磁性調壓柜、PLC邏輯控制柜、操作臺(含工控機及調速控制系統)、爐前操作臺、旋轉編碼箱等組成。
水冷系統:由進水總閥門、上水排(包括水壓表)和出水箱、出水排(包括上結晶器水溫表)、水量控制閥組成。
電渣爐自動控制設備核心是控制電極升降的給送動力——直流電動機。自動控制系統中所用的其他電器和元件同樣都是為了保證直流電動機能夠順利進行正轉或反轉,高速或低速運轉而服務的配套設備。當然為了實現電極給送的各種工藝要求,還有必要的機械機構。
為保證工藝過程順利進行,自耗電極的給進速度需要適當調節,為此需要不斷調整電動機轉速以保證整個過程恒流熔煉。在雙極熔煉時,還因為兩點間常出現融化速度不等,需要調節電極給進速度更多。總之,在整個煉鋼過程中要求慢速給進,煉鋼結束時要求快速提升。為此要求對送電極升降機構電動機能夠無極調速,實現高低速及正反轉變化以適應工藝要求。交流電動機無法精確滿足上述要求。
渣爐系統由爐體設備、供配電設備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計算機控制系統由上位機、PLC組成。程序控制設備采用上位機采用工控機,實現生產監控及報表輸出。下位機采用PLC,實現信號采集及輸出控制??刂谱儔浩髡{整功率及支臂、臺車的快速升降、移動、夾緊、放松及熔煉控制。上位機與下位機采用MODBUS協議通訊,獲取電壓、電流、功率因數及能耗等數據。上位機系統采用 Python軟件開發。PLC 系統采用專用軟件開發。預留遠程APP手機監控接口。
熔煉過程中電極埋入電渣中深入,電極末端距離鋼水表面變小,電極對鋼水表面的電壓降也變小,由 PLC 控制根據需要工藝曲線和時間函數來改變電氣參數,而且還可以根據電極體的減少來改變電氣參數,電極體的減小梁變成控制信號控制直流調速器,調節下降速度,從而實現調節自動控制。為了祛除爐襯材料電阻影響,在爐底預埋直徑5 mm鋼棒,并焊接在爐底爐殼上,作為電阻參考參數。
短網指變壓器二次出線到電渣爐設備之間的一段導體,外觀上是比較簡單的電路,但由于它所處的特殊工作條件使得它對變壓器效率,爐子布置,工藝參數有著較大影響,不可忽視,短網通過巨大電流,產生巨大的感抗和阻抗。所以設計電氣系統必須減少短網損失。
大截面導體中通過大電流時,電流不是沿整個導線截面上均勻通過,絕大部分電流是沿導體表面通過,導體中心導通電流很少,幾乎為零,這種表面層六個交流電流的現象稱為表面效應,由于表面效應影響,導體通過電流有效截面積變小,相當于導體電阻增大,為此帶來阻抗損失增大電耗增加,為此最好采用中空銅管作為短網材料。其次采用矩形材料,不應采用方形或圓形材料銅排。
相互平行的導電體之間的感應使平行導體截面上不同點具有不同感抗,使導體截面上流通的交流電流密度不勻,靠近內層或外層電流密度最大,使得有效截面變小與電阻增大。實踐中采用8~12 mm厚的紫銅板切成80~120 mm寬的板條作為導電銅排,短網的感抗和阻抗始終存在。整個煉鋼過程中不斷消耗一部分功率,降低變壓器有效輸出,引測在短網設計布置時,應考慮使短網具有最小感抗和阻抗。
具體辦法有:①減小短網長度,②各個導體位置盡量相互平行與靠近布置,③選擇板狀或者管狀導體,④與粗大鋼結構遠離布置。
從電氣設備技術要求上,電渣爐的電氣設備是現有各種電冶金爐中最簡單的,它的組成與煉鋼電弧爐類似,只是兩者使用電能作冶金熱源的能量轉換方式不同,一個是利用電弧熱量,一個是利用電阻熱量,給予這種差別反應在控制方式和電氣特性不同上。
本系統電源采用了電極體減小量和時間曲線控制的直流調速系統,從軟件和硬件上保證設備先進性能。從導體布置設計上,考慮表面效應和領近效應對系統節能降耗和提高效率,使整個系統保持高效穩定運行。軟件硬件設計考慮功能完善,針對不同材料具備優化空間,能夠較好滿足各種特鋼的冶煉工藝要求。
[ID:00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