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其
(江蘇省興化市周莊高級中學 225700)
高中物理知識概念復雜、抽象,需要學生從更多角度靈活分析探索,事實上,一些學生受各種因素影響,在推理論證問題時,思維過程缺乏邏輯性、靈活性、嚴密性,思考主題不明確,思維語言支離破碎.因此,教師應基于學生對生活的感性認知,精心巧妙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學習內容,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探究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和形態結構,在提高學生追求物理知識的興趣的同時,有效增強學生物理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邏輯性.
高中階段學生思維能力已經具備較好的抽象性,可以將已獲取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問題中,但一些學生考慮問題不全面,思維片面混亂,分析解決問題時不能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探索思考,導致學生解決問題過程思維單一固化,不能清晰的整理出相關的思路和方向.因此,教師在課程中,可設計具有梯度性的思考活動,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索分析的過程中,感知物理知識概念的本質特征,促使學生能從物理規律、概念、原理等多層次展開思考和推理,使學生能從多角度、多層次的具體分析中,發現物理知識的隱含信息,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物理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上端與固定點O連接,下端與物塊A相連的彈性輕繩,OA遵從胡克定律,最初繩子OA處于豎直狀態,A和地面之間存在彈力,B是光滑的水平釘子,緊挨著OA繩,繩子的自然長度處于BO之間的距離,力F作用在A上,使之緩慢的水平向右運動,A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不變,問整個過程中地面對A的支持力、摩擦力如何變化?
思考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由于存在思維障礙,不能理解彈性輕繩OA遵從胡克定律,思考問題片面單一,教師要啟發學生從問題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原理、規律等多方面進行反復質疑,讓學生去探尋內容中的已知條件、未知條件、隱含條件,“你可以用物理原理、概念、規律表示出來嗎?”由胡克定律F=kx可知,繩子向上拉力FT=kxAB不斷增大,把力進行正交分解N=mg-kxABsinθ=mg-kx·h,地面對A的支持力,N不變,依據f=μN可知摩擦力不變,水平拉力F=FTcosθ-f,當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時就會抓住本質理解隱含條件,是解題思維清晰明確.
高中生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受思維定勢和消極思維觀念的影響,易在分析解決問題時,混淆物理概念,不能正確運用物理知識觀點進行思考.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求異思維鍛煉和培養,通過疑難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在質疑、分析、探索的過程中,能夠深入發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通過求異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活動,探尋出最佳解題方案.教師要通過問題的設計,選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概念,讓學生在推論過程中產生思維沖突,消除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面影響.

例如,速度、加速度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因此,教師要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質疑推論,明確區分速度與加速度之間的關系.教師為學生設置速度、加速度的比較項目,讓學生從“物理意義、決定因素、方向、大小”進行比較,并讓學生分析兩者之間的聯系,“速度V的大小由V0,a,t決定”而“加速度并不是由速度的變化量決定的,a不是由V決定的”所以兩者并無必然聯系.
使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區分兩者之間的的概念,為了讓學生更準確清晰的區分兩者之間的關系,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思維發展,向學生直觀的展示速度、時間圖像,使學生在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相互作用下,建立深刻的物理知識概念.
教師可以利用概念圖式的引入,通過繪制概念圖形,直觀的向學生表達概念的定義、單位,以及概念之間的異同點,不僅要讓學生深刻掌握物理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明確各知識概念間的聯系,理清物理知識的主體與細節,將凌亂、零碎的知識概念進行重新整合,使學習獲取的物理知識,形成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在解決相應問題時,可以清晰的從記憶系統中,快速調取相應的物理知識結構,理清物理知識與問題之間的關聯,高效、高質的解釋、解決問題.
例如,教學《運動的描述》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能明白知識之間的先前后聯系,有助于學生物理思維的結構化、系統化和規律化,使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時,可以清晰明了的梳理出相應的知識節點.當知識學習完成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鞏固加深記憶,可以采用繪制關系圖等等方式,讓學生直觀清晰明了的了解知識間的前后聯系.如下圖:

課堂中通過繪制圖形,頭腦中就會形成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知識體系,使學生頭腦中形成知識模塊,當遇到問題時,學生就可針對問題的性質,快速調出知識模塊解出問題.
總之,教師在課堂要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可以擺脫定勢思維不利影響,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教師要多采用啟發、點撥、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使學生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相互補充作用下,發揮思維的求異性、整體性、多向性對問題進行質疑、推理、歸納,提高對物理知識的具體應用意識,促使學生在親自動腦動手學習中,逐漸順利排除物理學習思維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