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在科技高度發達、軍隊已經武裝到牙齒的今天,格斗訓練這一最古老的近戰戰術仍被多國軍隊視為重要的訓練課目,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戰術訓練體系,以此增強軍人近身肉搏時的生存能力,鍛煉和培養敢打必勝、百折不屈的意志品質。
美軍將格斗訓練視為必修課。美軍教官時常告誡學員,生死格斗只有“效果分”,沒有“難度分”。與其想用一個“漂亮的后旋踢”攻擊對方頭部,還不如直接沖上前去施以老拳。美軍每年都會組織各軍兵種進行格斗競賽,例如海軍陸戰隊要求所有官兵都必須參加武術段位考試,分別授以黃腰帶、灰腰帶、綠腰帶、棕腰帶以及6個級別的黑腰帶。美軍特種部隊更強化格斗訓練。“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曾聘請李小龍的弟子布萊斯·龍為格斗教官,將“截拳道”簡潔高效、靈活多變的打斗技巧融入美軍格斗體系。
與傳統武術不同的是,美軍特種部隊格斗訓練特別注重量化和實用,往往要從解剖學、熟悉人體構造和致命弱點開始,然后再練習各種格斗動作,最后進行實戰對抗,有時甚至會把訓練用的橡膠刀換成真匕首,迫使士兵通過“格斗反應能力”操練,“學會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最兇狠的力度殺死敵人或使其致殘,失去反抗能力”。
蘇聯軍隊主要采用傳承自沙俄時代的拳術“桑勃”,這是一種融合日本柔道、歐洲摔跤、中國武術的格斗術。蘇聯克格勃部隊格斗訓練教材中有這樣一段話:“格斗應通過手指、拳頭或膝蓋,以及任何可以找到的武器,如繩子、石頭來打倒敵人”。如今俄軍不僅沿襲蘇聯時代的刺殺格斗訓練,還在傳統“桑勃”格斗術的基礎上,融合空手道、柔道以及其他防身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用搏斗技術體系。俄羅斯“勇士”特種部隊探索出一套量化的格斗訓練考核標準,考核基礎動作時,利用電子靶具、電子沙袋來測驗拳、腿的力度、速度、密度和精準度;以橡皮假人考核刺殺技術時,綜合特戰隊員隱蔽的程度、攻擊的速度、刺殺要害部位的準確度、刀口的深度以及協同配合情況進行評估。
法國特種部隊練習的格斗技藝是18世紀形成的法蘭西拳術,又叫“法國踢擊術”或“法國腿拳道”,主要特點是融合英國拳擊運動和法式踢腿動作,常以敵人頭部特別是鼻子和嘴部為攻擊目標,以此一招制敵。法軍特種部隊曾公開表演過法式腿法——幾十名士兵一起踢飛陪練隊員口中銜著的西紅柿,展現閃電般的速度、百發百中的準確度及很好的控制力。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格斗訓練,以猶太民族的傳統武術“克拉瑪什依”格斗術為主,這是一種相當強悍、實用、兇狠的格斗技術體系。近年來,以色列特種部隊又吸收融合了柔道技術,彌補地面格斗方面的缺陷,吸收融入空手道技術彌補長距離格斗能力,把以短打為主的“克拉瑪什依”,完善成一種綜合性的格斗技藝。
韓國軍隊中流行的格斗術跆拳道,是一種相當兇狠的實用格斗技藝,遠非奧運會比賽中僅可用腿的跆拳道可比。韓軍跆拳道踢、打、摔、拿、鎖皆可運用,毫無花哨可言,是一種以暴制暴、以殺制殺的軍用格斗術。近年來,韓國特種部隊借鑒柔道升段的考核方法,對每一段拳打腳踢的速度、力度以及格斗動作提出具體要求,達到特定的水平才可以升段。▲
(焦元啟)
環球時報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