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軍
生活中,不少女性經期都有拉肚子的現象。不要把它當做一件有利于減肥的好事,這可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提醒人們身體出現問題了。
中醫稱經期腹瀉為“經行泄瀉”,屬于月經病中的月經前后諸證,是指每到行經前后或經期,大便質稀甚至水泄,日解數次,月經結束腹瀉即停止。本病以泄瀉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為主要特點,若只是經期因貪涼而出現腹瀉,則不屬于本病。本病的發病機理與脾、腎二臟密切相關,與肝臟亦有一定關系。脾氣虛弱、肝郁脾虛,或腎陽不足,經行之際,脾腎更虛,因而導致經行泄瀉。
過食生冷、辛辣或油膩,飲食不規律,嗜食垃圾食品,工作壓力大,缺乏鍛煉,或是由于先天不足等,而導致素體脾腎陽虛、肝郁氣滯的女性尤易出現經行泄瀉。經行泄瀉不嚴重者雖然不影響日常生活,但長此以往,脾、腎漸虛,會出現其他一些疾病,影響到女性的健康,所以應當及時治療及調養。
經期腹瀉的臨床辨證一般分為三型:脾氣虛證、脾虛肝旺證、腎陽虛證。
脾氣虛證:是指月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大便溏薄(質稀)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脘腹脹滿,神疲乏力者。治療上可以選用參苓白術散(湯),取黨參30克、炒白術10克、扁豆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山藥10克、蓮子肉10克、桔梗6克、苡仁10克、砂仁5克,用水煎服。
脾虛肝旺證:是指經前或經行之時腹痛即瀉、瀉后痛止,兼見胸脅痞悶、噯氣不舒者。治療上選用痛瀉要方,取炒白術15克、白芍10克、陳皮6克、防風10克,用水煎服。
腎陽虛證:是指經行或經后,大便泄瀉或晨起腹瀉,經色淡、質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者。治療上選用健固湯合四神丸,取黨參30克、炒白術10克、茯苓10克、苡仁10克、巴戟天10克、補骨脂10克、吳茱萸10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用水煎服。
多吃溫補食品。女性經期缺血,在經期可以適當地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補血補氣,例如紅棗、桂圓、紅糖等等,都可以幫助女性緩解生理期出現腹瀉的情況。另外,容易腹瀉的女性都屬于脾胃功能比較脆弱的類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食物,如山藥、蓮子肉、粳米、苡仁、枸杞、核桃、大棗等都具有補益脾胃的功效,可用來熬粥堅持食用,以達到健脾益氣的效果,預防經期腹瀉的發生。
用熱水泡腳。很多女性比較容易受涼,而在經期就更容易受涼,從而導致肚子疼、腹瀉。這時候該如何是好呢?不妨試試用熱水泡腳,水溫大概在50℃左右為宜,每次泡腳半個小時,這樣會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同時,身體的熱量也會迅速增加,在泡腳的同時順便按摩腳底,以保暖腳底,從而祛寒,這樣在幫助溫暖子宮的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調節腸胃功能,緩解腹瀉。
少吃生冷寒涼食品。經期應少吃寒涼食品,如牛奶、大豆制品等,西瓜、香蕉、梨等寒性的水果也應少吃。平時還應少吃生冷、油膩、過于甘甜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使脾氣更虛。在日常生活中,喝冷飲會刺激我們的腸胃,經期更是如此,再加上此時的腹部本來就很容易受涼,若再喝冷飲,簡直是雪上加霜,因此,經期控制寒性食物的攝入尤為關鍵,對于緩解經期腹瀉相當重要。
多喝熱水。在經期,宜多喝熱水來抵御寒涼,溫暖子宮與腹部,避免腹瀉的發生。
早睡早起。影響腸胃功能的關鍵所在就是經常熬夜、睡眠不規律。所以在經期更加應該注重睡眠質量,絕對不能等到困了再睡。經期需要充分的休息,千萬別熬夜,良好規律的睡眠對于預防經期腹瀉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吃溫熱水果。經期會流失大量的血液,因此,需要及時補充營養,多吃水果來補充維生素是非常好的營養補充途徑,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期只能吃溫熱的水果,例如桃子、櫻桃等。
注意保暖。每月的經期都需要溫暖的環境,人溫暖了,身體才能健康運轉。不要穿短裙短褲,坐在空調房里一定要披一件外套,可用一條小毛毯搭著腹部和腿部。
注意清潔。經期私處會很不舒服,坐立難安,最好每天早晚都用清水清洗外陰,盡量不選擇各種藥液進行清洗,以免破壞陰部的自凈能力。
編輯 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