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文志

在古代,家長們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不管是名門望族還是普通的書香世家,都會給后人留下各種各樣的家訓,來傳承優秀的家風,其中流傳最廣、名氣最大的家訓,可以說是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是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曾被南宋藏書家、目錄學家陳振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作為傳統社會的典范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后世“家訓”的先河,對后世具有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當代的教育思想依然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學著作,《顏氏家訓》以其獨特的教育思想聞名與后世。在這本家訓中,著重體現了顏之推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以此傳給后世子孫。首先,它把讀書做人作為家訓的核心;其次,它教人選擇正確的人生偶像;最后,它給人確立了家庭教育的各項準則。其中最著名的家訓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醒悟做事,反思做人。夜覺曉非,今悔昨失。意思是說:人早上出現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現同樣過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說得就是人每天要學會反思自己,改過自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也是顏之推著重告誡后代子孫應明白的道理。
二是慈如深海,威如泰山。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說: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嚴而又能關懷愛撫他們,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這一句顏之推名為教子,其實是警醒自己。他是在說,為人父母,不可溺愛孩子,也不可過多訓斥孩子,父母應在孩子面前有威嚴的同時,還應關懷愛護他們。所謂的“子成龍”“女成鳳”,往往不是通過“過度愛護”“過度責罵”培養出來的,而是慈與威并施。
三是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積財千萬,無過讀書。意思是說:財物為身外之物,即使累積千千萬萬,也比不上讀書的價值。宋真宗趙恒曾作《勵學篇》“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意在鼓勵天下士子勤奮讀書,考取功名。在近代,顏惠慶回憶父親顏永京時曾說:“雖然父親并沒有給我們這些子女留下遺產,但他對我們這些子女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卻又勝過家財萬貫。”此語的道理雖易懂,但顏之推仍舊將這句放在了勉學篇第一位。
四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意思是說:在少年時學習的人,就像是早上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到老年才開始學習的人,就好像手持蠟燭在夜間行走,但總比閉著眼睛什么都看不見的人強。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朝聞道,夕死可矣”,都是鼓勵人們不論是哪個年齡,都要不忘學習,顏之推以此來警戒子孫,即便錯過學習的最佳機會,再行追補,也為時不晚。
五是寫作文章,切中要害。顏之推曾給子孫講過一個博士買驢的故事: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去集市買驢,跟賣家說了半天,沒有一點說到驢上,著急地寫字,寫了三頁紙,卻沒有一個驢字。顏之推因此教育子孫:凡是寫作文章,要切中要害,內容豐富,不能如同博士那樣文辭繁冗,徒增笑料。
六是文章易難,在于其三。文章當從三易:易見事,一也;易識字,二也;易讀誦,三也。由此可以看出,顏之推好文章,才思敏捷,被三國奉為上賓,而他對子孫的文章教育主要體現在這三點:其一:文章內容清晰明了;其二:書寫文字簡單概要;其三:段落讀時應朗朗上口。只有達成這三點,文章才會渾然天成。
《顏氏家訓》的文章內容真實,文筆平易近人,具有一種獨特的質樸風格。《顏氏家訓》的價值不僅表現在該書“質而明,詳而要,平而不詭”的文章風格上,以及“兼論字畫音訓,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藝”的內容方面,而且還表現在該書“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現世精神上。因此,歷代學者對該書推崇備至,視之為垂訓子孫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縱觀歷史,生活于山東臨沂的顏氏子孫在操守與才學方面都有驚世表現,僅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漢書》的顏師古,書法為世楷模、籠罩千年的顏真卿,凜然大節震爍千古、以身殉國的顏杲卿等人,都令人對顏家有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更足證其祖所立家訓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兩朝,顏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斷,尤其令以后明清兩代的人欽羨不已。
編輯 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