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對一起配網線路開關重合閘不成功事故的分析,驗證了上下級開關保護之間配合的重要性,尤其是對配置不一的配網保護裝置,要關注上下級保護的配合關系,重視上下級保護裝置的運維質量。為提高開關的重合閘成功率,針對配網裝置功能不完善的情況,應做好測試工作,確保功能符合要求;為厘清開關定值配合關系,可通過制作定值簡圖的方法,使得上下級開關保護配合關系清晰,有利于發現問題。
關鍵詞:重合閘成功率;功能完善;定值失配
1? ? 故障現象
2019年8月31日,某變電站10 kV珠回線725開關零序過流Ⅰ段保護動作跳閘,重合不成功。經巡線無異常,確認53T2斷開,試送電725開關成功;確認96T1分閘,試送53T2開關成功;確認石北支線4T1開關分閘,試送96T1成功;確認石北支線54T1開關分閘,試送4T1成功;斷開北樓支線2T1開關、山佬支線2T1開關后,試送54T1開關不成功。確定故障點在石北支線54T1開關與北樓支線2T1開關、山佬支線2T1開關之間。依據該推導過程,配電運維人員對石北支線54T1開關與北樓支線2T1開關、山佬支線2T1開關中間的線路進行重點巡查,發現了故障點正是該區域的一個公變B相避雷器擊穿,隔離故障點后恢復供電。
2? ? 保護分析
該10 kV線路全長48.724 km,其中架空線路共46.919 km,電纜線路共1.805 km,配變78臺,其中公變41臺,專變37臺,線路總容量為15 221 kVA,其中主干線全長10.668 km,線路分支線56條,共有自動化開關11臺。斷路器開關投入了過流保護、零序保護功能,負荷開關投入了電壓型邏輯保護功能,即得電合閘、失電分閘功能。為便于分析,選取自動化開關關鍵參數形成簡圖,如圖1所示,在簡圖中標出了各個開關的前后連接關系、保護主要功能投退及定值參數情況。
根據主站收到的報文信息,梳理出開關動作過程如圖2所示。
對照圖1及圖2,我們可以推導出整個故障跳閘過程:10 kV珠回線725開關零序保護動作跳閘后,后面的6個負荷開關均投入邏輯保護,失壓分閘;經過5 s的重合閘延時,變電站725開關合閘;根據關合延時的時間設置,53T2開關、96T1開關、石北支線4T1開關、石北支線54T1開關、根竹坪支線11T11開關、根竹坪支線44T1開關將依次合閘,但當石北支線54T1開關合閘后,變電站725開關檢測到故障電流后零序保護動作跳閘,由于根竹坪支線11T11開關關合延時70 s,時間未到,根竹坪支線11T11開關沒有有壓合閘;由于分閘短時閉鎖功能的設置,53T2開關、96T1開關、石北支線4T1開關沒有失壓分閘,只有石北支線54T1開關失壓分閘;石北支線54T1開關失壓分閘后,變電站725開關再次重合閘,7 s后石北支線54T1開關有壓合閘;變電站725開關檢測到故障電流后零序保護動作跳閘,石北支線54T1開關失壓分閘;由于7 s的時間,變電站10 kV珠回線725開關重合閘充電時間不足,重合閘沒有啟動;全部開關分閘。依據該推導過程,配網運維人員對石北支線54T1開關與北樓支線2T1開關、山佬支線2T1開關中間的線路進行重點巡查,發現了故障點正是該區域的一個公變B相避雷器擊穿,隔離故障點后恢復供電。
根據對整個故障跳閘過程的分析,各個開關保護均能按照設定的定值正確動作。但是,依據繼電保護的選擇性原則,故障點在石北支線54T1開關與北樓支線2T1開關、山佬支線2T1開關之間,故障應由石北支線54T1開關直接隔離,而不能越級由變電站10 kV珠回線725開關動作隔離故障,造成停電范圍擴大。因此可判斷本次故障開關不正確動作,變電站10 kV珠回線725開關應重合成功,恢復除石北支線54T1開關后段負荷外的供電。變電站10 kV珠回線725開關重合不成功的原因為石北支線54T1開關沒有啟動合到故障閉鎖合閘功能,后側有故障點仍繼續合閘,發生多次得電合閘、失電分閘動作,未隔離故障,導致上級變電站725開關重合閘充電時間不足,重合閘沒有再次啟動,最終發展成全線停電事故。
對石北支線54T1開關裝置進行現場檢查及測試。石北支線54T1開關為負荷開關,2017年11月生產,其保護為電壓電流型保護,投入得電合閘、失電分閘功能,投入了合到故障分閘閉鎖啟動過流判據,保護功能配置如圖3所示。
合到故障分閘閉鎖功能原理:負荷開關合閘后,Y時限內電壓消失,并檢測到故障過流(過流或零流),控制器判斷合閘到故障區段,經一定延時后執行分閘并閉鎖開關合閘功能。
對裝置進行核查,保護裝置事件記錄如圖4所示。通過記錄分析,該負荷開關確實未能成功隔離故障,出現了多次的失電分閘、得電合閘的異常情況。經測試論證分析,由于2017年前10 kV配網為不接地系統,未投入零序保護,該廠家的裝置沒有配置零序電流判別功能。
3? ? 防范措施
針對本次開關重合不成功事件,主要防范措施有兩項:
一是投入新功能前務必完成實際測試,如不具備調試條件,應至少對每一個版本的裝置進行測試,確保功能符合要求。由于2017年前10 kV配網為不接地系統,未投入零序保護,保護裝置沒有配置零序電流判別功能。2018年下半年開始,為防范人身事故,開展10 kV配網接地方式改造,變更為小電阻接地方式,相應保護裝置投入零序保護,同步開展開關定值調整,投入零序電流判據。出于供電可靠性因素考慮,測試條件不具備,未能對配置不一的配網保護裝置逐一進行功能調試,從而給電網的安全運行留下隱患。要充分利用各個停電機會完成相應的測試,至少對同一個版本的裝置進行一次測試。
二是制作定值簡圖,清晰開關定值配合關系。本次開關重合閘不成功事件是由后級開關配合異常造成的,可以看出后級開關配合的重要性。為使停電范圍最小化,一條配網線路按照一定的原則設置了多個自動化開關,針對山區供電半徑的實際情況,一般會有十幾個自動化開關,甚至二三十個自動化開關。用傳統方法來記錄定值情況,每個開關一份定值單,一條線路開關十幾個,那么定值單也有十幾份,定值配合關系不清晰,無法發現定值失配的情況。可以參考圖1制作定值簡圖,直觀展現傳統的復雜網架及關鍵的保護配置信息,上下級保護配合關系一目了然,有利于發現定值失配問題。
4? ? 結語
電力系統運行經驗表明,架空線路絕大多數故障都是瞬時性的,占到90%左右,永久性故障一般不到10%。為降低停電對用戶的影響,提高供電可靠性,重合閘功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提高開關重合閘成功率,縮小停電范圍,針對配網裝置功能不完善的情況,應做好測試工作,確保功能符合要求。為清晰開關定值配合關系,可以通過制作定值簡圖呈現主要定值情況,使得上下級開關保護配合關系清晰,有利于發現問題。
[參考文獻]
[1]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配電網繼電保護整定原則(試行)[Z],2017.
[2]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清遠供電局.清遠電網配電網繼電保護整定原則[Z],2017.
[3] 張伏生,王海坤,馬林國,等.可視化的配電網線損計算與管理系統[J].繼電器,2001,29(11):27-31.
[4] 賀家李,宋從矩.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增訂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9-12-03
作者簡介:吳英山(1982—),男,廣東封開人,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助理三級技術專家,從事配網自動化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