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懌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教師把關注的重點從分數轉移到能力提升上,作為學好英語最基本的能力,識讀能力的培養應當引起教師的重視。
顧名思義,識讀能力就是指學生能快速而準確地對語言文字進行識別和閱讀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識讀能力尤其重要,因為做到認識單詞并正確地拼讀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條件。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英語教學不僅要做到豐富學生的知識,更要提升學生學習和運用的能力。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識讀能力的培養,通過一些手段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識讀出單詞、句子。
當前在識讀能力的培養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教師不注重學生快速準確識讀單詞的過程而把重點放在識讀結果上,可能會引發學生死記硬背、感覺學英語學習困難枯燥的問題。或者有些教師沒有好的識讀能力提升的方法,無法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識讀能力。或者教師的方法太難,學生無法真正掌握,也就得不到能力的提升。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進而獲得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識讀能力的培養也一樣,教師也需要首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識讀單詞。比如,在學習《Last weekend》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識讀一些動詞,可以把“cleaned my room”“washed my clothes”和它們相對應的圖片打亂,讓學生來配對,以此掌握每個詞的意思。還可以故意設置一些小錯誤,讓學生進行改正,是學生更有參與的積極性。
自然拼讀法強調的不是國際音標在學習單詞發音中的作用,而是更加看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讓學生通過掌握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形成在看到一個陌生單詞能夠進行簡單拼讀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單詞的記憶。運用自然拼讀法可以讓學生在識讀時不再依靠死記硬背,而是靠技巧推測意思和發音,更加具有靈活性,符合核心素養下英語教學的要求。
比如在學習《My favorite season》一文時,可以讓學生感受green、grapes、grandpa、grandma中“gr”的拼讀方法,進而在日后遇到“grade”“gray”等詞時也能學以致用推測出其讀音,這樣的教學更具靈活性,符合核心素養下教育教學的要求。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使得生動形象、色彩鮮艷的事物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也更容易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幫助學生識讀時配上相應的圖片,幫助學生進行識讀。這種方法符合當前學生的發展水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中,要讓學生記住各種表示食物的單詞,如noodles、sandwich等,可以在每個單詞旁配上相應的圖片幫助記憶,通過圖和詞語連線匹配加深印象,最終達到能夠輕松識記的目標;而在學習一些描述食物的形容詞時,可以用具體的動作進行提示,讓學生將單詞與動作之間產生聯系進而更好地記憶。
英語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創設一個英語的環境對于學好英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升學生識讀的能力,需要讓學生多多感受英語氛圍,多通過朗讀英文材料和進行英文聽力訓練進行耳濡目染的訓練。長此以往,學生就更能夠掌握準確標準的發音,甚至能夠根據發音進行單詞的拼寫,進而使得識讀能力大大提升。教師可以選一些發音標準的聽力材料并讓學生跟著復述,還可以就相關需要識記的詞匯編成簡單的歌謠,加深學生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