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容
學習活動的設計、實施以及效果都直接關系到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成敗?!兜赖屡c法治課程標準》指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活動是教與學的中介。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組織開展活動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去體驗、感悟、發現、探究,從而獲得對自我、對世界、對生命、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由此可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活動設計是否有效決定著課程實施是否成功。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設計好有效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活動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體會。
例如《我們愛整潔》的教學中,我設計了“看一看,說一說”(整潔的孩子人人愛)活動,設計了照鏡子活動,設計了“說一說,做一做”(讓學生模擬洗手、洗臉、刷牙)活動。
在教學中,我始終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精心設計活動,每個活動目標指向非常明確,例如編了洗臉、洗手刷牙的兒歌,學生邊讀兒歌邊表演。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怎樣能把手和臉洗干凈,學會了正確的刷牙方法。這就是根據教學目標:在模擬洗臉、刷牙、洗手等活動中,掌握正確的清潔身體各部位的方式方法。
教學目標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價值指向。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活動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礎。教學目標是判斷學習活動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它是學習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顒邮恰兜赖屡c法治與生活》《道德與法治與社會》課教師引領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是學生走向目標的重要路徑,沒有目標的活動是盲目的,偏離目標的活動是低效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和安排的各種活動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每個活動都應該以達成教學目標為導向,必須要思考和明確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和意圖是什么,落腳點以及活動價值在哪里,活動是否能達成教學目標,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達成教學目標,該活動與教學主題、教學目標的相關性如何,活動是否必需的,活動是否發揮了教育價值等等。盡管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有時會生成新的目標,但生成的新目標也應根植于預設的教學目標基礎上。因此,活動從設計到實施都應該在目標的調控下進行。
如《我們愛整潔》的教學:
師:出示圖片,問:課間小朋友們都玩得很高興,為什么有幾個小朋友沒人和他們玩呢?
生:他們不講衛生。
師:請說說從哪兒看出來呢?
生1:有個小朋友手很臟。
生2:有個小朋友沒刷牙,牙齒很臟,可能有口氣。
生3:有個小朋友鞋帶散了也不系。
……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小朋友都懂得了不整潔別人就不喜歡。
上面的教學圖片都是學生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學生都非常感興趣。實踐表明,兒童對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動特別感興趣,并有強烈的參與欲望。因此,教師要關注來自兒童生活的各種信息,在選擇活動素材時必須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選擇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活動素材,捕捉并選擇其中有價值的內容,力圖比較真實地反映兒童生活,生成符合教育目標的主題,設計各種教學活動。這樣兒童在活動時就會有高漲的熱情和獨特的感受。
如在一年級下冊《我們愛整潔》的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人人都去照鏡子,學生每個都能從鏡子里看到自己哪些地方還不夠整潔,以后就懂得自己該怎樣注意整潔了。
這樣的活動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直接進行活動體驗,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得到激發,參與積極性得到提高。此活動設計中,老師確立了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理念,活動安排力爭做到人人參與,個個有收獲。活動后,每個人在各自原有認知基礎上得到提高。當然,預設的教學目標就更易達成了。
例如《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的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從你們帶來的小衣服、小帽子、小奶瓶中,從比比、看看中,我發現你們確實長高了、長大了、長壯了。老師很想知道你們到底長大了多少?小組商量一下,看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來分享一下成長的快樂。
生1:用體驗秤稱稱我們的體重,量量我們的身高就知道了。
師:是個好辦法。在你們活動前,請先問問父母自己出生時的體重,好嗎?
生2:我們找一找從出生到現在的照片,特別是過生日時拍的,就知道我們長大了多少。
師:這是個好主意。別忘了搜集自己出生時躺在秤上的照片。
生3:是爸爸、媽媽把我們一天一天養育大的,我們問問他們就知道了。
師:這個辦法最省事。你們在詢問時,一定要觀察家長的表情喲!
生4:我們天天和老師在一起,采訪一下教過我們的老師就知道了。
師:充分利用身邊資源,真不錯。
學生們很快投入到計劃設計中。
評價是保障活動效果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反饋、診斷、改進和激勵的功能。兒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作為生命主體的兒童,活動設計中要充分考慮運用評價手段促使每個兒童得到發展。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要深知評價內容,善抓評價時機、多角度、多主體地評價學生。同時,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僅僅在課堂上就能形成的,還需要在家庭、社會生活中得以鞏固。因此,教師不僅要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優勢,而且要注意跟蹤了解,對兒童自評和家長評議給予關注,用全程評價促進兒童發展,將活動落到實處。
老師的評價語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良好行為習慣、實踐能力進行引導, 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方法、參與程序進行評價,如上面教學片斷中的評價語言:“是個好辦法。”“這是個好主意?!薄俺浞掷蒙磉呝Y源,真不錯?!薄按蠹业霓k法都很妙!”還注重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