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自然》雜志發表一項醫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認為,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腹瀉,針對這種情況,擴大或引入其接種項目有望減少中低收入國家兒童對抗生素的使用。這一發現支持在全球抗擊耐藥性的工作中,優先考慮對兒童進行疫苗接種。
抗生素本質上是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具有抗病原體和其他活性作用,會干擾其他細胞的發育功能。然而細菌在與抗生素的博弈中,變得越來越厲害,現在,致病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已是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中低收入國家的耐藥性問題最為顯著。鑒于此,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茖W家約瑟芬·勞納德及其同事,詳細分析了在這些國家開展的大型家庭調查所得數據,以評估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疫苗對于5歲以下兒童抗生素使用的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24.8%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21.6%以抗生素治療的腹瀉感染,由對這些疫苗敏感的病原體引起。接種了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或輪狀病毒疫苗的兒童與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相比,前者發生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感染的幾率分別降低了8.7%和8.1%。
研究人員估計,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兒童中間,目前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疫苗接種項目每年大約預防2380萬次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發作和1360萬次以抗生素治療的腹瀉發作。如果在已使用這些疫苗的國家擴大疫苗接種覆蓋范圍,而在未使用的國家中為兒童引入疫苗接種,那么有可能額外預防4000萬次以抗生素治療的疾病的發作。
近日,青島百洋制藥有限公司宣布,一天服用1次的滲透泵控釋劑型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Ⅲ)奈達
在國內正式開售。糖尿病患者憑醫生處方,即可在線下部分藥店、醫院以及百洋健康線上平臺購買。
第九版《全球糖尿病地圖》顯示,我國擁有超過1.164億糖尿病患者,是全球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指出,二甲雙胍作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首選和全程藥物,每日多次服藥與不良反應導致的患者依從性差,是其臨床應用受到局限的可能原因。
此次百洋制藥推出的二甲雙胍奈達采用滲透泵控釋技術,能夠以恒定的藥量及速率在人體內釋放,進而減少副作用的發生。憑借這一優勢,奈達在美國市場獲得認可,并且隨著它在美國的暢銷,原研產品已在美退市。此次在中國上市后,奈達將實現中美同銷、海內外共線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