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對2018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A批理工類招生的100所大學或獨立招生的醫學院校學生生源質量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國內醫學生生源并沒有出現“精英化”趨勢,不同醫學高校錄取分數差異非常大。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生源明顯好于獨立醫學院校,985院校錄取分數線明顯高于211院校,211院校明顯高于普通院校。同時發現大學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同樣影響考生的選擇,位于東北、西北以及其他中西部地區的高校分數線較低。
關鍵詞:海南? 醫學院校? 生源質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G48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b)-0207-03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2018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A批理工類招生的100所大學或獨立招生的醫學部醫學生生源質量進行分析,參加高考理工類人數為35255人,A批投檔線為539分(海南省高考總成績為900分)。
從海南省考試局網站(http://ea.hainan.gov.cn/)獲得2018年每所學校投檔分數線以及2018年理工類考生成績分布表,即每所學校在海南錄取分數線和成績為分數線同學在海南省高考分數排名,然后以該排名除以參加高考理工類總人數可得該校錄取學生排名比例。
2? 結果
對100所大學醫學生在海南生源質量分析結果詳見表1。結果顯示不同高校醫學類生源質量差異很大,招生分數線最高的清華大學為870分,錄取學生排名比例為0.05%;最低的為三峽大學和廣西中醫藥大學,分數線即為A批投檔線。
錄取學生排名比例前0.5%的6所高校(1~6名)均為綜合性大學醫學部,均為985院校。錄取學生排名0.5%~5%的14所大學(7~20名)除中國醫科大學外均為211大學,其中僅中國醫科大學和天津醫科大學為醫學院校,其余為綜合性大學。錄取學生排名5%~15%的19所大學(21~39名)既包括吉林大學、東北大學和蘭州大學3所985院校,也包括北京中醫藥大學、海軍軍醫大學、鄭州大學和南昌大學4所211大學,其余大學除安徽醫科大學之外均為東部地區大學。錄取學生排名15%~30%的21所大學(40~60名)有16所為醫藥類院校,均非211院校。而錄取學生排名30%~50.46%的40所大學(61~100名)主要為中西部院校,包括了位于偏遠地區的延邊大學、青海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等3所211院校;僅延邊大學、大連大學、北華大學、廈門醫學院、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和上海健康醫學院7所位于東部地區。而反觀錄取比例前15%的39所院校,除位于江蘇的蘇州大學、江蘇大學和揚州大學等三所高校外,其余均位于省會城市或副省級以上城市;同時發現前15%的39所院校位于中西部地區僅9所院校,即四川大學、中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蘭州大學、鄭州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南昌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等9所院校。
3? 討論
綜合研究表明,目前國內醫學院校生源并沒有出現“精英化”趨勢,不同醫學高校錄取分數差異非常大,既有清華大學870分,也有兩所院校剛過539本科分數線。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生源明顯好于獨立醫學院校,錄取分數前20位的學校只有兩所為獨立醫學院校。同時發現985院校錄取分數線明顯高于211院校,211院校名校高于普通院校。值得注意的是大學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同樣影響考生的選擇,位于東北和西北的3所985院校和211院校在同類院校排名墊底。錄取比例前15%的39所院校,位于省會城市、副省級以上城市以及經濟水平相對發達的江蘇省,而錄取學生排名30%~50.46%的40所大學(61~100名)主要為中西部院校。
多年來,國內醫學教育改革學習國外醫學教育,國內普通院校學習國內一流高校。但不同國家和不同學校學生生源相差巨大,學生學習習慣、思維模式、學習能力都相差很大,導致國外實行甚好的教學方法在國內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1]。以PBL教學為例,國內普通高校主要學習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PBL教學模式,但上述三校在海南生源為前0.5%,而本校生源為前36.43%,學生學習積極性、查閱資料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明顯不同。因而在本校PBL教學實施過程中發現,只有少數同學較為積極,大多數同學都是從百度等搜索引擎獲得“科普性”知識,甚至不辨真偽,在課堂上讀一遍。因而本研究通過分析不同大學海南醫學生源的差異,為今后的醫學教育改革,尤其是普通醫學院校的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崇奇.醫學院校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