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張亞男 宋海川
摘要:隨著生產工藝和裝備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浮法玻璃的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本文分析了浮法玻璃檢測的優化切裁系統的概念、缺陷處理、優化質量設計等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讀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浮法玻璃;切裁系統;處理;優化設計
1.前言
在我國的玻璃生產過程中,浮法作業是常見的生產作業形式。在玻璃生產中,切裁是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到玻璃的質量。
2.優選切裁系統
優選的切割系統由優選的計算機和線控計算機組成。優先級計算機主要控制訂單輸入和優先級值,以確定堆疊器中的最終玻璃位置。線控計算機主要用于控制加速輥臺的工作速度以及橫切機和縱剪機的工作程序。
2.1優選切裁系統的工作原理
所謂的最佳切割是最合理和最經濟的切割,由最佳計算機根據激光檢測系統獲得的信息(缺陷尺寸,缺陷在玻璃板上的位置等)和質量標準來判斷。控制計算機控制橫切機和縱切機的工作狀態,以達到提高切速,最大化經濟效益的目的。期望計算機能夠根據訂單的要求同時切割多種規格的玻璃。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訂單所需的規格輸入計算機,根據質量標準確定質量等級,不合格的產品會自動將電路板放入破碎的玻璃系統中。
2.2對集中疵點的處理
如果原始玻璃具有相對集中的缺陷,則將檢測值通過激光檢測系統發送到優先計算機,在該計算機上及時準確計算出40m長玻璃帶的最佳解決方案。將瑕疵點(系統設置為5個缺陷),選擇最小和最合理的區域作為不合格產品,自動掉落600-900mm的條帶,其他根據要求將照常切割。
2.3對零散疵點的處理
如果原始玻璃缺陷相對分散,則計算機最好根據每個規格中設定的切割優先級(優先級),在接收到信號后確定大缺陷的位置和缺陷的直徑。在表面缺陷的容差范圍內,將順序設置為可能的最高優先級,以生產特定尺寸的玻璃,依次為高,較高,較低,低的順序進行。如果玻璃質量不能滿足最高優先級,請選擇最高優先級。調整切割根據用戶需要增加切割速度。
2.4對斷炸、縱炸的處理
斷炸是指玻璃的橫向炸裂,縱炸是指玻璃的縱向炸裂。如果原始玻璃有定期或偶然的破裂和垂直爆炸,則可以觀察整個玻璃帶并從監視屏幕上看到5個連續的缺陷。無論板上表面出現5號缺陷,此時,優先計算機仍可以實現切花功能。該方法也適用于處理整個玻璃中的缺陷。
2.5優化切割網絡示意圖
根據切割規格,可以進行不同的切割,如果大缺陷的位置較小,則可以直接切割整個玻璃帶。
3.熔窯優化設計和提高熔化質量技術
3.1設計
我們已經開發了熔爐燃燒模擬技術(火焰空間模擬技術)來研究火焰空間溫度與玻璃溫度場之間的關系。利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建立和利用熔爐的運行狀態,構造了鼓泡模型,窯泥沙模型,傾斜池壁模型,階梯式罐底模型和玻璃液體特性場模型,并根據所構造模型的計算結果推導并驗證了具體設計。為爐子開發了新的電輔助加熱系統,這減少了爐子的熱量消耗并改善了玻璃熔體的熔融質量。
3.2熔化質量的控制技術
熔融氧化還原電勢的控制技術。Fe2+/Fe3+比例控制的波動表明,熔融過程中熔融玻璃的整體氣氛發生了變化。SO3溶解度的變化直接影響熔融玻璃的澄清度。因此,該玻璃比率對于確認爐子的運轉狀態的穩定性是重要的值。即該比率直接反映了原始玻璃板中發生的氧化還原過程。
(1)熔化的自動控制手段的提高
在成熟的DCS自動控制的基礎上,我們成功開發并使用了專家控制系統GS。專家控制系統的核心是多元預測控制器。多元預測控制器控制模型涵蓋了不同熱點之間的相關性。通過根據當前的運行狀況預測系統中的未來變化并預先進行控制,可以實現更好的控制效果。
(2)通過熔窯運行狀態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對工藝參數進行了調整
利用模型計算的結果,我們還改進了深水管的形狀,玻璃插入深度,插入位置和冷卻強度等操作方法。在計算結果的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優化,增強了澄清和均化玻璃液的效果,非常具有優良的節能效果。
4.錫槽成型技術
4.1設計方面
我們已經開發出一種精確控制玻璃流量的技術。控制精度達到1/1000以上,是傳統控制精度的5倍以上,大大提高了錫槽熱工系統的穩定性。我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石墨阻隔層和成分,以達到控制錫液流的國際先進水平,從而將錫槽的橫向溫差控制在2°C以下。這改善了玻璃表面的平坦度并減小了玻璃厚度的差異。
4.2成型質量控制
(1)等i值逐級拉薄技術的開發
為了減小由于修邊機的速度引起的桿振動和拉伸速度對超薄玻璃的平坦度的影響,通常需要將i值控制在低范圍內。范圍為11%至14%,薄化各種厚度時計算修邊機的數量n,優化多年理論和經驗的整合,編譯完整的操作軟件以指導生產,使最佳生產工藝參數可重現,是時候大幅減少生產品種的變化了。
(2)超薄玻璃錫槽結構的開發
為了適應諸如超薄玻璃之類的稀釋工藝,有必要開發一種新的錫槽結構,以確保玻璃中足夠的變薄區域,確保修邊機的正確布局,并打破傳統浮槽設計的寬長比。這種結構還使錫液的暴露面積最小化,減少了錫液的污染并有助于控制錫槽的橫向溫差。
4.3錫槽數學模擬技術開發
使用錫浴數學模擬技術,我們研究了錫浴的溫度和速度場,減小了橫向溫差,保持溫度場恒定,并抑制了錫流的冷回流。
5.退火窯技術
我們開發了熱風冷卻和冷風冷卻兩種類型的退火窯,使退火窯的定位率達到90%以上,已經開發出Ret區域的集成設計,以消除Ret區域的溫度下降拐點,從而形成平滑的曲線,減少臨時應力并提高玻璃板的切割速度,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同步電動機驅動系統,其精度為11,000。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玻璃優化切裁系統提高了玻璃的切割準確性。隨著該項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也將不斷在玻璃生產作業中得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世民.基于條紋監測的浮法玻璃熔化過程調控技術[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9,22(32):94-96.
[2]倪植森,汪俊濤,劉志剛,王劍,徐建安.ESⅢ專家系統在超薄浮法玻璃熔窯上的應用[J].玻璃,2019(1):37-40.
[3]于慶海.基于DSP嵌入式的玻璃雜質檢測系統設計[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2(2):133-137.
[4]郭靜.機器視覺與應用[J].電子科技,2018(7):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