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文,張建軍
(1. 宿遷市交通運輸局 江蘇宿遷 223800;2. 江蘇中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無錫214000)
2020 年1 月,在全國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2020 年1 月23 日,廣東、浙江、湖南三省率先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隨后其他省亦相繼啟動一級響應預案,全國范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全面打響。2020 年3 月18 日,我國境內首次無新增病例[1],疫情形勢好轉。已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生產生活都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如:明慶忠等[2]研究了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與對策,張夏恒[3]研究了疫情對我國中小微企業的影響,蔣和平等[4]研究了疫情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陳楚宣等[5]研究了疫情對交通企業的影響,馮旭杰等[6]研究了疫情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影響。
新冠肺炎病毒具有較強的人際傳染性,通過加強交通管控而達到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是控制疫情擴散的有效措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由于加強對人員流動的管控,道路客貨運輸量都出現明顯下降。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春運40 天(1 月10 日~2 月18 日),累計發送旅客14.76 億人次,同比下降50.3%,其中道路發送旅客12.11 億人次,下降50.8%。據測算,春運40 天客貨運輸業務營收下滑幅度在40%~60%[5]。本文以宿遷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道路客貨運輸統計數據為基礎,分析疫情對城市道路客貨運輸的影響。
自2020 年1 月23 日起,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宣布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交通運輸隨即進入嚴格管控狀態,人員流動受到控制,貨運運輸業受到影響,出現貨物運輸不暢現象。2 月10 日開始復工復產,2 月21 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降低響應等級,交通管控措施隨之逐步放開,人員與貨物流動逐步趨于正常。疫情防控期主要處于2 月份或春運,故以2 月份或春運的客貨運量來進行分析具有代表性。
表1 和表2 的統計數據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春運道路客運量較上一年下降50.8%,2 月全國道路貨運量較上一年下降約51%。

表1 2016—2020年全國春運期間道路客運量Tab.1 National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volume during spring festival from 2016 to 2020

表2 2016—2020年2月全國道路貨運量Tab.2 National highway freight transport volume in February from 2016 to 2020
表3 和表4 的統計數據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宿遷春運客運量較上一年下降64.8%,2 月份貨運量較上一年下降94.6%。

表3 2016—2020年宿遷春運期間道路客運量Tab.3 Suqian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volume during spring festival from 2016 to 2020

表4 2016—2020年2月宿遷道路貨運量Tab.4 Suqian highway freight transport volume in February from 2016 to 2020
1.3.1 道路客運企業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宿遷市市區道路長途客運企業于2020 年1 月29 日停運,2 月24 日逐步恢復營運,春運期間營收324.9 萬元,同比下降97.8%。公交企業雖未全部停運,但對公交線路進行了優化,僅保留15 條線路,占線路總數17%;約260 輛公交車運營,占公交車總數22%,營業收入6.57 萬元,同比下降98.6%。市區出租車共770 輛,出租車企業未停運,但是受疫情影響,運營的出租車數量大幅下降,為同期的20%~30%。
1.3.2 道路貨運企業情況
對宿遷市規模以上貨運物流企業(指擁有50 輛以上貨運車輛)進行調查,受疫情影響貨運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即使在2 月10 日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后開工率仍然不足,規模以上物流企業開工率約70%,規模以下物流企業僅為40%左右,直到3 月初物流企業運營才逐步恢復正常。
道路客貨運輸受疫情影響主要來自于2 個方面:一是因疫情防控造成的乘客人數或貨運業務的減少而帶來的經濟損失;二是因疫情防控需要而發生的有關人員、車輛、場站等方面防疫措施投入。
據宿遷市區道路客運疫情期間運行情況,長途客運于2020 年1 月29 日~2 月23 日之間停運全部班線。自2 月24 日恢復長途客運班線運營以后,客運車輛按照防疫要求,乘客上座率不得超過50%,實際乘客人數每車低于10 人。出租車在線運營率不足30%,運營出租車平均收入下降為230 元/日,比以往春運期間營收下降一半以上。疫情期間公交車日均乘客低于1 000 人,票款收入可忽略不計。道路客運企業為滿足交通衛生防疫的要求,加大對防疫措施的投入,主要涉及3 個方面:一是消毒,包括交通場站、交通工具等。長途客車要在發車前和到站后進行消毒,公交車要求每個班次消毒一次,出租車每天運營前和運營結束后以及運營過程中不少于2 次消毒;二是測溫,長途客運站進站口和出站口需設置門式紅外測溫儀,每輛交通工具需配備手持式紅外測溫儀;三是個人防護,司機必須佩戴口罩上崗,必要情況下穿戴防護服。
疫情防控期間,道路貨運企業面臨著與道路客運企業一樣的問題。對場站設施和交通工具的消毒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和駕駛人員的個人防護,都額外增加了道路貨運企業的成本,但是對道路貨運企業影響最大的是貨運業務的大幅下降,以宿遷某較大物流企業為例,2020 年2 月份業務量較往年下降30%。造成道路貨運企業業務量不足的原因如下:一是上下游企業產能不足,業務量小。受疫情影響,務工人員特別是異地務工人員不能及時返崗,造成企業開工不足,產能無法全部恢復,而道路貨運作為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運輸量必然不足,導致車輛運力閑置。二是全國物流網絡未完全恢復,運營成本高。受疫情管控影響,很多地區不允許外地車輛進入,影響貨運企業積極性。此外,有些地區物流園關閉,專線物流無法實現互聯,導致大部分專線物流企業停運。疫情期間貨車回程無法配貨,運輸成本增加。三是疫情期間管控嚴格,駕駛員積極性不高。由于疫情期間餐飲、住宿未恢復營業,給駕駛員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且運輸路線經過疫情嚴重地區,駕駛員存在感染病毒的風險,回到本地還需要進行14 天隔離。
道路客貨運企業多數屬于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需要政府出臺優惠政策予以扶持才能度過難關。道路客貨運企業主要訴求涉及貸款支持、稅費減免和降低生產成本等。國家層面上,交通運輸部出臺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暫定期限到2020 年6 月底。地方層面上,如宿遷市政府于2020 年2 月5 日發布《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業發展共渡難關的政策意見》,出臺16 條惠企措施,主要包括:保障信貸供給,各銀行機構加大中小微企業貸款投入;降低融資成本,新發放貸款利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加強保險保障,適度下調保險費用;對受疫情影響企業,可緩繳社會保險費;減免企業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切實保障企業生產物資暢通等。
受疫情影響,出租車行業營業收入銳減,部分出租車駕駛員經營負擔過大。鑒于這種情況,宿遷市出租車行業協會向出租車企業發出倡議,建議出租車企業減免出租車駕駛員2020 年2 月份的相關費用。不同縣區根據不同情況出臺響應政策,減免費用包括每月服務費、GPS 流量費,并免費為每車配備一支手持測溫儀。此項措施表明出租車企業團結一致攻抗疫情的態度,同時也切實減輕了出租車駕駛員的負擔,有效地穩定了出租車運營市場。
道路客貨運企業要積極開展自救,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首先,企業要用足用好政府支持政策,如用好社保政策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用足稅收優惠,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用好金融政策,減小企業資金壓力;用足運輸政策,做好防疫物資保障[5]。其次,企業要主動求變,拓展業務。長途客運企業要認真分析市場新的需求,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后工人返崗的乘車需求,開拓定制包車業務。公交企業要針對工廠、學校等特殊需求,積極拓展定制公交業務。
分析2003 年非典對道路客貨運輸的影響,可以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 年道路客貨運輸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已成定局[7]。因此,道路客貨運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影響不僅是短期的,而且本年度以內都會受一定影響。作為企業要積極應對,不但要用好用足政府的各項優惠支持政策,同時要做好風險預測和規劃,積極開展業務拓展和轉型,盡量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