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6月29日晚,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將以“主權安全和隱私信息受到威脅”為由,依據《信息技術法》相關條款禁用TikTok(抖音海外版)、微信等59款中國應用程序。該消息傳出后,《環球時報》駐印記者就發現手機微信朋友圈開始刷屏——很多在印度工作的中國人為怕“失聯”,開始紛紛“預留”電話、郵箱等其他聯系方式。與此同時,一些印度朋友也開始吐槽,對這一“奇葩”禁令頗為不解。
對許多人來說,印度政府的這個舉動可以說是毫無征兆。印度近期在中印邊境挑起事端,并吃了大虧,國內政治輿論不免傾向于要政府對華示強,采取報復手段。事實上,從6月24日開始,印度政府就已要求海關暫緩從中國到港貨物的清關。此前,印度電信部、鐵道部以及馬哈拉施特拉邦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一些抵制中國企業的強硬政策。不過,拿中國在印科創企業“說事兒”,的確有些出乎意料。
對在印度工作的中國人和當地華人來說,最關心天天用的微信會不會受影響。根據《印度快報》的報道,上述禁令可能導致印度的微信用戶因網絡運營商中止授權而無法登錄。一名在印度工作的中企員工說:“微信幾乎承擔了日常與國內聯系的全部任務。如果無法用微信,就不得不考慮更換不在禁用列表上的其他應用程序。”出于保持聯絡的考慮,《環球時報》記者也和很多人一樣,29日當晚就在朋友圈中發布了替代聯系方式。
對印度國內很多手機用戶,特別是青年人來說,TikTok、UC瀏覽器等應用程序幾乎已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僅
TikTok在印度就有近1.2億活躍用戶,累計下載量超過2.7億次,已捧紅“阿力”“天使尼舒”等在印度國內家喻戶曉的流量明星。政府突然封禁這些應用,可能對印度本地用戶的影響要比對華人用戶的影響還要大。而且,這些應用程序雖然名為“中國公司”,但它們日常開發、后臺維護、客戶聯系等幾乎清一色在印度完成,早就為印度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一名在相關中國公司工作的印度朋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擔心印度政府未來如果長期封鎖中國手機應用程序,可能讓一些人面臨失業危機。在德里某軟件公司工作的一個印度朋友則表示:“如果微信真的被封,將影響正常對外業務開展。”
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印度此番對中國應用程序的禁令有其特殊背景和動機,目前看象征性更強,后續會否擴大至其他領域、持續時間長短以及抵制程度等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環球時報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