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國
摘要:質量與效益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產品質量高則經濟效益好,產品質量差則經濟效益差,甚至無效益或發生虧損。但是,這并不是說,只要無限度的提高產品質量就能無限度的提高經濟。在質量轉換為效益的過程中,決不可忽視價值規律的作用,質、本、價、量、利是相互聯系的,質量的變化會引起成本、產銷量、價格的變化,并最終引起利潤的變化
關鍵詞:產品質量;工作職責;三階段
質量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消費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產品質量的提高可以給企業帶來廣闊的經濟前景。
一、質量管理部的工作職責
組織公司全面展開質量考核、驗收工作。負責嚴格執行質量檢測制度,利用數據分析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研究解決出現或潛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并督促實施。
二、企業質量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1.立足本職、愛崗敬業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企業員工,把個人利益和企業興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企業的發展考慮、思進取,為企業盡到主人翁的最大職責。由于質量管理人員在企業的特殊性,質量管理隊伍更應具備高度的敬業精神。
2.具備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生產過程中控制指標的檢測、成品質量的控制等均需質量管理人員通過嚴肅認真的工作,秉承公正、公平、公開、客觀地反映出來,真正發揮企業“眼睛”的作用。如質量管理人員不嚴守職業道德、牟取私利、弄虛作假,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質量管理人員對待本職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嚴守職業道德。
3.質量管理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
具備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術技能是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石。一個合格的質量管理員一定要知道該怎么干,干好的尺度標準是什么,這樣才能夠真正去管理,才容易讓人接受你的管理。
4.質量管理員應該養成好學的習慣
善于分析總結,持續改進社會在不斷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不斷應用,新的規范、標準都需要質量管理人員去學習去認知,不斷的提高質量管理隊伍的各方面技能,才會使企業多一道防線。質量管理人員養成好學的習慣,及時學習并掌握質量檢驗最新標準、方法與法規,并在工作中不斷分析、總結、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
5.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質量管理員工作具有特殊性,必須對每道工序的質量了然于胸。因此需具備決斷能力、應變能力、承受壓力能力。處理質量事故時能果斷應變,有爭議時能決斷處理,對待非議能承受壓力,時刻秉承公正、公平、公開的客觀原則,真正發揮企業“眼睛”的作用。
三、以“企業課堂”為載體構建的“三結合、三階段、專兼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開展“企業課堂”新形式,構建了“三結合、三階段、專兼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遼寧農業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結合”,指的是學校、企業、政府三方聯合,共同開發課程、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培養學生素質,培養出符合企業需要、行業達標的優秀人才。“三階段”,即把學生三年學生生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第一個學期,為“走入企業課堂”的職業體驗階段,學生主要是進行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學習的場所主要是校內的檢測中心,其次是在社區、校外實習基地進行職業體驗,熟悉崗位環境,感受企業文化。第二階段為第二、三、四學期,為“進入企業課堂”的職業訓練階段。針對相關崗位群的能力要求,開設專業學習領域一般課程和核心課程。一般課程在校內實訓場所完成。核心課程則引入“企業課堂”,組織學生直接到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學習與實訓。
第三階段為第五、六個學期,為“融入企業課堂”的企業歷煉階段。學生進入合作行企業,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參與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實施全過程的“行企課堂”。在三個階段的學習中,完成專兼教師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四“企業課堂”的實施
建立“企業課堂”人才培養機制,成立由企業專家參與的校企合作理事會,以合作育人為目標,以合作就業為導向,以“企業課堂”為平臺,建立“企業課堂、雙向參與、育人主導、互助雙贏”的人才培養機制。商定“企業課堂”教學實訓項目及時間,校企雙方共同商定了“企業課堂”教學實訓項目及實訓時間。
五、實施“企業課堂”效果
1.形成了“四雙”策略
產品質量檢測專業依托校企“雙主體”共育的理念,形成“雙地點授課”、“雙教師教學”、“雙管理育人”、“雙考核檢驗”的“四雙”策略,穩步推進“行企課堂”模式的實施,探索出實踐育人新方式。
2.打造了“雙能”教師
參加“企業課堂”的專任教師不僅輔助兼職教師管理學生,而且全程參與行企業檢測工作。這樣不僅提高了專任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而且還促進專任教師及時捕捉到行業發展動態和市場需求,提高了教學水平。
3.擴大了學校及專業影響
專任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參加“企業課堂”學習的同時,也向企業展示了學校和專業的辦學實力、先進觀點和師生風采,提升學校及專業在行企業的影響力。
4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開展“企業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了企業的各種相關生產規章制度,明確了安全防范要點,熟悉了檢測技術規范、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培養了學生遵守紀律、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等職業精神,實現了校與企業、與崗位的零距離接觸,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六、結語
質量檢測專業按照“雙主體”共育的理念,通過采取“四雙”策略,以“企業課堂”為載體,達到在育人中創收、在創收中育人的效果,將產教結合,合一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靜:《產品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房維廉、趙惜賓:《新產品質量法釋義與問答》,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