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FPGA是一種重要的半定制電路集成形式,可以提高系統的控制效果,使系統功能能夠順利地實現。基于此,本文先從電源系統、時鐘系統、通信接口、控制模塊等方面對高速誤碼測試系統硬件電路設計進行分析,再從圖形序列、誤碼檢測、帶寬時鐘等方面對高速誤碼測試系統功能實現進行分析,從而提高硬件電路的設計水平。
關鍵詞:FPGA;高速誤碼測試系統;硬件電路
引言:為了實現良好的誤碼檢測功能,需要合理地對高速誤碼測試電路進行設計,使其具有穩定的工作狀態,能夠對誤碼進行有效地識別,避免在誤碼識別過程中造成疏漏。誤碼檢測需要具有較強的自適應性,能夠適用于多種誤碼檢測環境,使誤碼能夠得到有效地分析,進而保障高速誤碼測試系統應用更為廣泛。
1高速誤碼測試系統概述
高速誤碼測試系統以FPGA作為主控芯片,可以有效地對數據進行處理,使誤碼測試功能能夠順利地實現。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誤碼連續檢測功能,并且具有較高的檢測效率,使誤碼能夠被準確地識別出來。誤碼測試系統分為序列發生和誤碼檢測兩部分,兩者相互配合可以實現圖形存儲功能,使序列能夠更好地接收與發送。系統的輸出數據為16路LVDS信號,需要在串行輸出環境中運行,使數據輸出具有良好的同步性,進而對誤碼進行高速識別。誤碼檢測需要在時鐘信號作用下進行,通過高傳輸速度對誤碼進行記錄,使誤碼能夠被有效地顯示,進而保障誤碼檢測模塊的功能實現[1]。
2高速誤碼測試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2.1電源系統設計
電源是重要的供能裝置,需要合理地對該部分進行設計,保障電能供應的穩定性,使系統能夠穩定地工作。供電線路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FPGA芯片供電,保障誤碼測試系統核心功能的實現。另一種為外圍電路,使硬件電路能夠穩定運行,進而實現誤碼檢測功能。電源開關頻率為800kHz,由3個基本電源進行供電,這樣可以避免電源間相互影響,實現良好的供電過程。第一,核心電源,電壓標值為1.0V,用于實現內部邏輯供電,對電壓具有嚴格的限制。第二,I/O電源,可以實現1.5V、2.8V、3.3V的供電,對系統各個模塊進行供電。第三,輔助電源,可以實現2.5V供電,對FPGA進行輔助供電。
2.2時鐘系統設計
時鐘系統設計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通過時鐘設定來實現連續檢測過程,檢測頻點為145M,可以實現較高的測試速率,使系統能夠處于高速檢測狀態。第二,時鐘同步原則,保障時鐘具有良好的同步性,使高速檢測狀態下誤碼識別不會出錯。時鐘采用ICS854001-21芯片進行實現,可以將檢測頻點設置為145M,使芯片能夠實現時鐘控制作用。為了提高時鐘系統的工作效率,需要合理地進行時鐘分配,通過晶振對時鐘進行調節,將頻偏控制在±50ppm以內。而且,還需要對時鐘緩沖單元進行設置,使晶振能夠與系統建立穩定地連接,進而實現良好的信號檢測狀態,保障時鐘能夠被有效地接入。
2.3通信接口設計
數據傳輸需要通過相應的接口進行實現,需要合理地對串口電路進行設計,使接口具有良好的運行狀態。使用MAX3232作為接口控制的芯片,該芯片具有良好的串口通信效果,能夠保障數據傳輸的穩定性,使誤碼檢測過程能夠順利地進行。通過串口可以與PC端建立連接,使誤碼測試系統能夠和PC進行通信,這樣便可以通過界面對誤碼測試系統進行控制,使系統的管理更加地方便。
2.4顯示及控制模塊設計
誤碼測試系統需要具有顯示功能,對誤碼數量、誤碼率等進行顯示,使系統的功能更加地全面。顯示及控制模塊設計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顯示模塊。采用LCD顯示屏進行設計,與指定端口進行連接,進而對測試結果進行顯示。誤碼率計算公式如下:誤碼率=誤碼比特率/傳輸總比特率×100%。第二,LED指示模塊。負責對誤碼測試系統運行狀態進行顯示,如同步狀態、運行模式等,可以對用戶當前操作進行提醒,進而對工作狀態形成清晰地判斷。
2.5串行收發器設計
誤碼測試系統速率測試范圍較為廣泛,測試速率在100Mbps-3.75Gbps之間,可以實現串行數據的高速傳輸,進而使誤碼能夠被高效識別。系統由GTP高速轉換器構成,具有良好的編程控制效果,能夠靈活地對數據進行識別,進而提高數據傳輸水平。高速GTP通道實現如下:由兩路GTP進行實現,這樣可以擴寬串行傳輸速率,使傳輸速率能夠滿足3.25G速率通道要求,傳輸速率能夠得到充分地保障。在GTP時鐘內部,引入了120Ω電阻,可以提高串行收發器的通信接收效果,使GTP時鐘能夠穩定地進行工作。通過GTP可以實現共膜電壓的調節,提高電平工作的穩定性,并且構建良好的交流耦合形式,使串行收發器工作狀態更加地穩定。
3高速誤碼測試系統功能實現
3.1圖形序列發生
圖形序列由FPGA編程進行實現,可以有效地對圖形序列進行控制,使數據與圖形能夠更好地進行轉換。在序列狀態下,數據傳輸速度可以得到12.5Gb/s,可以實現序列數據的穩定傳輸。對序列K進行分析,通過FPGA將其拆分為16個速率為350.25MHz的序列,使序列K與序列k1,k2,...,k16構建等價關系。將序列取出后,經由LVDS傳輸到MUX芯片,進而提高圖形序列的處理效率。通過對序列K進行拆分,可以提高序列數據的傳輸效率,使數據能夠迅速地被存儲,并且便于對存儲地址進行控制,使存儲器具有良好的容量空間,進而提高圖形序列發生的效率。通過FPGA可以提高序列的發生速率,使誤碼檢測能夠長時間保持高速狀態,使序列能夠被有效地取出,讓序列識別狀態能夠迅速進行,進而營造出良好的序列識別環境。
3.2誤碼檢測
誤碼檢測需要依托于數據對比進行實現,將數據圖形的有效位進行對齊,對數據進行同步檢測,進而保障數據能夠被精確地識別,使誤碼的位置能夠得到確定。誤碼檢測過程中一般采用對比同步機制,以此來對誤碼進行識別。首先,需要準備好本地數據圖形。若數據相同,則進行同步操作,此時數據不存在誤碼現象,可以對數據進行使用。若數據不同,則不能進行同步,且數據出現誤碼,需要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誤碼率的計算。誤碼檢測需要通過PRBS序列進行識別,由寄存器對數據進行存儲,進而實現數據序列圖形的有效識別,提高誤碼檢測結果的有效性。
3.3帶寬時鐘產生
帶寬時鐘可以在100MHz-12.5GHz進行連續變化,具有穩定的工作頻率,進而實現誤碼高速識別過程。時鐘模塊采用PLL芯片進行設計,可以實現良好的激勵過程,對系統寬頻輸出進行控制,進而提高誤碼檢測過程的穩定性。另外,OLL芯片具有較強的降噪效果,能夠有效地對信號噪聲進行控制,降低噪聲對誤碼檢測的影響。PLL芯片具有較高的寬頻分辨率,能夠得到45bit,對噪聲具有良好的限制效果,使帶寬時鐘能夠穩定地工作。
結論:綜上所述,為了保障誤碼測試系統能夠穩定地工作,需要合理地進行硬件電路設計,使系統構成更加地完善,進而更好地發揮誤碼檢測作用。另外,需要合理地對誤碼測試系統進行功能實現,確保功能的完整性,進而提高誤碼檢測的效率,使誤碼得到有效地識別。
參考文獻:
[1]賈亮,叢龍杰.基于FPGA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研究[J].電腦與信息技術,2021,29(03):69-71+83.
[2]李姍珊,全智,盧媛媛.多速率誤碼和光功率集成檢測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20(01):112-116.
作者簡介:
陸知己(1991.10.28);性別:男;籍貫:安徽蚌埠;民族;漢;最高學歷:本科;目前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硬件測試。
(中電科思儀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