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全
摘 要: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運用,顯現出其施工效率高,可塑性、耐久性好的優勢,而且其還可增強鋼筋的性能,使其成為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應用在工民建施工中,使得工民建施工逐漸提高了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與標準,而混凝土澆筑作為其中的關鍵施工環節,需要施工單位與技術人員深入學習和研究該項施工技術,熟知澆筑技術要點,以提高自身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水平,促進工民建施工的高質量、高效化推進。
關鍵詞: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混凝土澆筑是工民建施工中經常運用到的一種施工技術,技術的成熟度較高,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標準,在建筑施工中應用非常普遍。在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需要明確技術標準,嚴格遵循其清潔度、水分、連續澆筑的要求,并合理的運用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澆筑出現施工質量問題,進而達到提升工民建工程質量的目的。
1.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標準
1.1嚴格控制清潔度
混凝土是工民建施工中的主體材料,在其預制階段,需要完全遵循工程設計給出的配合比進行配置,并且在配置過程中需要使用精準的稱量儀器,方可保證預制的混凝土符合工民建施工的要求,也就是說混凝土中的水泥、粗細骨料以及添加劑等,都有著嚴格的比例要求,如果在預制階段不能保證其清潔度,則會直接影響到配合比,也就無法保證混凝土的預制質量,進而不利于工民建的工程質量。
1.2水分的嚴格控制
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果在澆筑中水分量控制不夠準確,水分會從混凝土的表面溢出,當出現這種情況后,應立即進行處理,其不是簡單的放水即可,而是要在澆筑階段進行嚴格的用水控制,避免發生水分溢出問題,如果處理不利,那么難以保證混凝土凝結后的強度,甚至會對后續的施工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
1.3處理好貼合縫面
縫面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時常出現的一個問題,需要在澆筑過程中,盡量避免縫面的出現,或者是最大程度上減小縫面,一般采取的處理對策是,在正式澆筑之前,先在模板表面涂抹一層水泥砂漿,以形成對貼合縫面的處理。
1.4切實做到連續澆筑
工民建混凝土澆筑需要一次澆筑成型,如果中間出現較長時間的停頓,則會影響混凝土體澆筑后的連續性,形成一定的澆筑質量問題,需要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做好各項準備與規劃工作,盡量避免澆筑停滯問題的發生,澆筑過程中可以允許短暫的停歇,但一定要注意停歇時間的嚴格控制,以避免出現澆筑質量問題。
2.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
2.1振搗技術
混凝土振搗對施工人員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第一,振搗時需要做到快速插拔,深度要大于50mm,一個插點的振動時間大約為25s左右,并且要注意振搗棒不可碰觸到模板、鋼筋、預埋件等,防止其發生位移,影響到混凝土澆筑的質量;第二,需防止離析問題,應注意振搗時間的嚴格控制,不可過度振搗,以及在振搗作業過程中,采用一定的措施避免浮漿下沉;第三,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應控制好振搗半徑,如果是輕骨料則要在半徑范圍內,如果是普通混凝土,則需控制在1.5振搗半徑范圍內,并且注意在振搗過程中不可碰觸到混凝土中的其他事物。
2.2 柱與墻澆筑技術
第一,柱與墻澆筑需先填入砂漿,厚度大約為4cm,配合比與混凝土相同;第二,需采用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施工方式,分層厚度需要參考振搗棒進行設定,比如說使用的是50棒,那么厚度大約為45cm,要是30棒,則厚度約為25cm,并且在分層澆筑過程中,需使用尺桿進行厚度的控制;第三,墻洞兩側澆筑的高度要持平,需在澆筑和振搗作業中使用相同的施工策略,尤其是下料和振搗環節要盡可能保持一致,以保證洞口不變形;第四,注意補充振搗,像是大洞口的澆筑施工,則要對其下部開口位置進行補充振搗,并且在振搗過程中,需安排專人敲打模板,確定有無漏振問題;第五,墻體澆筑過程中振搗棒之間距離約為6m,且不可隨意改變位置。
2.3梁與板澆筑技術
兩者在實際的澆筑中需要遵循框架格的順序分層施工,形成一個階梯形,澆筑至板底后,則可與板同時澆筑,按照澆筑階梯的順序逐漸向前澆筑,混凝土跌落與傾倒方向需相反。分層澆筑后的振搗作業,建議使用30振搗棒。如果振搗位置的鋼筋密集,需要采用直徑小的振搗棒,以防止碰觸到鋼筋,并且可提高振搗點的密度。通常在澆筑后,梁板上混凝土的厚度一般要大于其本身的厚度,振搗作業結束后,要進行刮平操作,然后抹平混凝土表面,保持澆筑的美觀性,完成所有作業后,采用拉線檢查澆筑的標高,確定澆筑后板面的平整度是否符合工民建施工的要求。
2.4樓梯澆筑技術
樓梯澆筑有一定的順序要求,一般是從上至下,第一,底板完成澆筑后,要確保其振實;第二,在澆筑至樓梯踏跳部位時,可與踏步同時進行混凝土施工;第三,樓梯需要持續澆筑,還要一邊澆筑一邊抹平混凝土的表面。
2.5養護技術
養護可以說是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最后環節,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道施工工序,其決定著混凝土澆筑后的凝結質量,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概率。第一,在完成澆筑施工后,放置大約12h,然后在混凝土表面灑水,最后使用塑料布包裹整個混凝土體;第二,覆蓋時間上,需要依據澆筑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類型進行確定,像普通硅酸鹽水泥,大約需要覆蓋一周,如果混凝土中使用了緩凝劑,一般需要覆蓋2周左右;第三,澆水次數,需要安排專人負責,只要混凝土不夠濕潤,就要及時澆水;第四,針對混凝土的立面,在養護時可以涂上一層養護劑;第五,如果是高溫炎熱的天氣,必須要保證塑料布包裹到位,盡量減少縫隙,以塑料布表面有水凝結為準,并且要增加澆水頻率,以始終保持混凝土的濕潤狀態。
結語:混凝土澆筑作為工民建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施工技術,需要在混凝土實際的施工中,注重施工技術運用的準確性,控制好混凝土澆筑的各個環節,以及要注意實際澆筑中的細節控制,像振搗時間控制,不同澆筑施工對象,需要重視分層澆筑方式的運用,以及在完成澆筑后,要做好混凝土體的養護工作,以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最終質量。
參考文獻:
[1]龐穎.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科學與財富,2020,(1):293.
[2]劉晶.淺談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J].產城(上半月),2020,(2):1-1.
(廣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