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新能源技術有了很大進展,綜合能源業務是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和新技術突破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能源服務形態,其實質是以市場為牽引,以數字技術推進多維度協調互動,實現能源效率、能源安全、服務精準、生態協調和經濟性等多重目標。因此,綜合能源業務既是以能源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也是跨界創新引領的新業態。
關鍵詞:能源互聯網;綜合能源服務;電力需求側
引言
能源“四個革命”是國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長期戰略,明確當前能源消費革命的目標是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能源供給的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的比例,建立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綜合能源服務的核心就是將能源革命進行實踐,使能源企業得以更高質量的發展,從根本上助推實體經濟的發展。電網企業是能源輸送及轉換利用的關鍵樞紐。
1.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現狀
自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以來,“基礎建設”這一概念已經從傳統物質工程設施拓展到包含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5G等概念的新型基礎設置(以下簡稱為“新基建”),這不僅是順應能源結構改革和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而且為節能領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發展綜合能源服務,為高耗能的電力產業從能源互聯的角度尋求新的節能方式。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電力改革進程加快,各發電企業、售電公司、燃氣企業、節能服務公司等紛紛轉型,開發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從終端服務入手打破能源行業之間的壁壘,致力于推動能源行業的高效、協同、可持續發展。
2.電網企業開展綜合能源服務的優勢
(1)用戶資源優勢。在國內,由于電力行業本身的布局,以及近幾年的累積,電網企業本身不但具備了極大規模的用戶資源。(2)技術經驗優勢。就現實情況而言,由于電網企業本身不但具備相對成熟的電力軟件,還具備非常成熟的硬件產品,除此以外,還具備各類平臺的建設和運營經驗,可以為用戶及企業提供一站式用能服務,通過智慧電務、能效咨詢、多能聯供、能源金融等增值服務,進而得到愈發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技術,為后續各式各樣的綜合能源服務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人才隊伍優勢。就電網企業而言,其本身不但擁有專業配售電服務隊伍,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專業用電服務,還具備運行維護隊伍,并且整個隊伍的規模十分龐大,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的表后用電服務的同時,還能實現一對一,此種方式,為后續將綜合能源服務進行全面開展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3.開展思路與相關建議
3.1電網規劃整體思路探析
當我們將新能源電力和電網系統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必須提前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和相關的比例,節約整個過程中的成本,另外也要注意新能源的接入是否能給相關的企業或者單位帶來盈利。如果將新能源電力接入不能帶來一定的可效利潤,那么,我們就需要對電網規劃做重新考慮和設計,重新將新能源電力做一個合適的定位。另外,我們為了保證電網系統的最佳效果,就必須了解相應的設備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電網運行的路線是否在合理的承重量內。此外,我們也知道在電網規劃中一定要考慮,能源電力的接入會不會給電網的電壓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有時候在光伏發電的過程中會遇到惡劣的天氣狀況,所以發現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停頓和故障,電量的變化也會隨之而有所上下波動。所以相關的工作人員在新能源電力接入的過程中,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點,堅持以安全生產為原則。
3.2探索提供整合服務
在現階段,電網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應該將先天優勢充分利用進來,并且對當前的用戶需求以及未來的用戶的總體需求進行精準的定位,除此以外,還要以用戶的實際需求為根本,進一步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更加長期的綜合能源服務。
3.3開展綜合需求側響應管理
將用戶與同類型用戶進行用能比較,并提供個性化賬單服務,清晰顯示電量情況;基于用戶的用能模型,對能量輸入、轉換及輸出的全過程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找出能源利用不合理的環節及影響因素,統籌考慮用戶的經濟狀況、用能結構,統籌用戶側的多種能源情況,實現用戶的需求側用能互補;通過智能用電系統分析用戶用電情況,建立高效、準確的用戶用能優化模型,引導用戶錯峰用電,實現用戶的需求側用能互補;根據用戶需求,綜合分析熱、電、水、冷等能源的互補和用能轉換,為用戶提供符合實際情況的個性化節能套餐。此外,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在給人們提供巨大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個人信息泄露等風險,因此在電力系統中,如何保護用戶用電信息安全,即用戶用電信息的保密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從信息物理系統的角度分析智能社區的能量流與信息流交互,建立智能社區的綜合能量管理框架。
3.4從業務范圍上,積極關注新基建等相關產業
在綜合能源業務范圍的布局上,如上節所述,工業園區是首選。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應積極布局新基建等相關新興產業。以5G基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代表的“新基建”大力發展,而相關領域均是耗電大戶,局部電力新增負荷將為分布式電站的規模化發展帶來機會。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現有綜合能源服務業務仍以電能為主,缺乏綜合能源協同服務的痛點,提出面向能源消費的終端用戶的綜合能源服務關鍵技術,分別從綜合能源用戶特性分析、開展綜合需求側響應、開展B2B商業模式、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運營層面進行研究,旨在創新傳統能源服務形式,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提升綜合能源服務水平,不僅調動了需求側的潛力,而且有利于優化能源產業布局,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封紅麗.國內外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現狀及商業模式研究[J].電器工業,2017(6):34-42.
[2]劉聰,遲福建,李盛偉,等.能源互聯網背景下電力系統云計算技術的商業評估[J].電工技術,2017(11):133-134.
[3]楊錦成,駱建波,康麗惠,等.區域能源互聯網構架下的綜合能源服務[J].上海節能,2017(3):137-146.
[4]郭璟,萬嘉琳,張梁軍,王昕,張鑫.基于商業模式畫布導向的綜合能源服務創新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06):98-99.
(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