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第十五中學/文榮

青春的歲月,一歲一個階梯。
站在十六歲的階梯上,回望已逝的十六年光陰,傾聽著歲月呼嘯而過的聲音,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地想,假如我以前懂得一些今天才明白的道理,那么生活對于我來說,是不是會修正一些錯誤,活得更輕松詩意一些?
八歲時,我看到一個小朋友的新玩具車,竟然滋生了諸如羨慕、妒忌等小情緒,然后回家哭鬧著也要父母給我買一輛那樣的玩具車。父母無奈之下,只得滿足了我的要求。我記得那時候的喜悅,記得自己在同伴面前展示那輛小玩具車時的小小得意。歲月如水,磨蝕的不僅僅有生命,還有那輛玩具車。而今,那輛玩具車早已不知蹤跡,就連當時將那輛小玩具車看得重于一切的小悲喜,在今天看來也都是無關緊要的。對物質的追求,也許亦是人的本能需求之一吧。只是,現在的我更明白,讓一個人真正幸福一生的決定因素并非物質。
假如,八歲的我,明白了現在的我明白的道理,那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八歲的我大概會很安靜地看著鄰家小朋友在我面前一圈又一圈地開著他的小玩具車,任由他炫耀自豪的微笑洋溢。我會由衷地稱贊他的玩具車真的很漂亮,而不是回家哭鬧著要父母滿足我的虛榮心。
十四歲時的我陷入一場小小的流言中,一夜之間,我覺得所有朋友似乎都離我遠去,我的性格也變得分外敏感。流言的內容,現在看起來是讓我覺得有些可笑的,就是“班內誰誰誰和誰誰誰好上了”,前一個“誰誰誰”替換成了我的名字,后一個“誰誰誰”代表著一個瘦弱的少年。關于兩個“誰誰誰”的各種版本從各個渠道鉆出,一時紛紛揚揚,讓十四歲的我措手不及。甚至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除了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外,我竟然還有這么精彩的課外生活。更滑稽的是,某一天,這場流言中的另一個主角,竟然還為此和其他男孩子打了一場架。
前段時間的一次同學小聚會上,我再次遇到當年的那個“誰誰誰”,我們相視一笑,一切誤解都煙消云散了。好笑的是,班內同學,竟然誰也不記得曾經有過這么一個流言。
假如,十四歲的我,明白了我現在明白的道理,那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我會覺得那個“誰誰誰”和“誰誰誰”的流言是荒謬可笑的,而我那時候的擔憂、迷茫,也是微不足道的。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在某個時期經歷的那些或悲或喜的事情,盡管在當時被無限放大,仿佛占據了全部世界,但時過境遷,隨著心智的成熟、看待問題方式的改變,漸漸地,也在我們的記憶里不知不覺地發生了變化。
青春的歲月,一歲一個階梯,我拾級而上,只能站在歲月的高處回望,卻改變不了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往事不可重來,這正是青春的珍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