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曙宇,朱曉軍,李 揚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400)
作為茶文化重要的物質載體,茶具極具文化性和藝術性。設計茶具能夠將茶具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也能通過計算機設計應用軟件,將現代設計技術方法融合應用設計制作茶具,通過機械設計應用軟件對傳統茶壺的結構進行造型設計、改進、創意等,使茶具進一步結構優化,改變傳統制壺方式,促進茶具現代設計發展。
茶壺作為茶具的一種,是常見的一種泡茶、斟茶用的帶嘴器皿。傳統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壺足四部分組成。因壺各部位之細小差別,茶壺形態千姿各異,因而茶壺造型設計靈活多變。傳統壺具的設計從初始建模、模具成型、實際數據收集到制作生產各過程較為模糊,缺乏精確性,而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設計領域,設計周期大大縮短,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也獲得了飛躍。
壺具造型設計基于創新理論,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進行設計制圖,通過三維建模、3D 打印等技術,可對壺具靈活個性化創新優化設計。文章以應用Proe 軟件舉例研究設計一常見壺型零件新壺為個例,實踐過程步驟簡析如下:
新建一零件,零件名稱為“新壺”,選用公制為單位。
在零件新壺中,Front 為繪制平面,Right 為參考平面,繪制壺身主體輪廓,選擇旋轉命令作360°旋轉,即獲茶壺主體部分,如圖1 所示,在茶壺主體上部繪制壺蓋上體輪廓,同樣選擇旋轉命令,完成旋轉壺蓋部分。繪制上體時以壺身為尺寸作參考,可保證各特性尺寸間的關聯性,壺蓋尺寸與關聯壺身部分的關鍵尺寸可隨之修改相應變化。

圖1 壺身和壺蓋輪廓部分繪制
繪制壺嘴主體應注意尺寸顏色為黃色,此處須注意過約束或約束不足狀況。壺嘴繪制輪廓后用切除命令即形成壺嘴如圖2 所示,經R10 圓角后可進一步圓潤。

圖2 壺嘴部分繪制
抽殼是保留實體表面厚度,挖空實體內部,也可在實體表面外增加厚度。向內厚度向外厚度以Faces to remove 要移除的面為基準。對于塑料零件一般是向內抽殼,抽殼時要注意厚度問題,有時拐角處過急,抽的厚度大,抽殼會報錯,所以拐角要做的圓滑。選擇該壺需要抽殼的面,輸入2mm 壁厚即成。
茶壺手柄繪制可同理參照繪制茶壺主體的建模,如圖3 所示輪廓造型。
用拉伸命令即可獲得拉伸手柄后的茶壺。利用旋轉切除命令,可將茶壺內多余材料去除,如圖4所示。至此,該壺設計初步完成,經圓角過渡后,茶壺造型已頗顯美觀。

圖3 茶壺的手柄輪廓線

圖4 去除中央多余部分的茶壺實體
Proe 是基于特征的參數化軟件,優化造型,避免設計缺陷極顯方便。通過Proe 強大的分析功能,可以在設計初期就發現設計缺陷,變更設計,利用三維剖視分析功能,可方便觀察茶壺內部的完整、均勻性,利用體積分析功能可快速測量茶壺體積,軟件強大的實體分析和曲線、曲面分析功能等為及時分析優化設計完善了可能。
通過應用CINEMA 4D 軟件中的特性,我們可以預覽到多種經“渲染”后的理想化的茶壺材質形態,如圖5、圖6 兩圖所示渲染示例。

圖5 茶壺渲染一

圖6 茶壺渲染二
設計進入后期,應用3D 打印將壺模可以直接打印,將此設計零件新壺格式轉換成STL 格式后導入3D 打印軟件Cura 中,調整編輯尺寸大小,確定零件坐標系位置后直接制作打印便可出物,應用光敏樹脂為材料即可打印制作而成上述渲染二零件所示的壺模,形狀逼真,材質觸感光滑良好。
綜上,通過作“壺”,學習實踐應用各種軟件繪制,進一步熟練了設計方法和步驟,提高了應用能力,為深入“制壺”靈活造型更新設計積累了經驗,扎實了設計制作基本功,隨著設計應用軟件的不斷開發和更新換代,設計者應與時俱進,在軟件設計的強大功能使用中隨造型創意變化應用自如。美觀實用的造型創意將賦予茶具個性和魅力,也必將深入促進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