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6月30日報道,原題:空蕩的數據中心正在中國的偏遠省份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國的偏遠省份正在戈壁灘和人煙稀少的山谷中建造更多數據中心,以容納(大量)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和服務器。但缺乏用戶導致其中許多面臨風險,或將成為高科技“鬼城”和前路不通的數字橋梁。
作為努力重振受疫情影響的經濟行動之一,今年北京將向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高科技基礎設施投入大量資金。只是,相關企業往往希望在附近存儲并處理數據,以確保對股市交易、網絡游戲和視頻流至關重要的近乎瞬時性檢索,而此類企業幾乎全都位于中國東部發達地區。專家說,最理想的數據中心是距核心用戶不超過80公里。
在廣袤的戈壁灘上,甘肅的金昌市正在安裝成千上萬臺服務器。隨著當地礦產資源枯竭,這個曾經的中國“鎳都”正尋求更清潔產業推動經濟。該市官員表示,在初步投入10億元后,他們計劃今年再向當地數據中心投入20億元。相關項目第一期已于今年初開始運營,但2500臺服務器機架僅租出1/3。
專家說,中國約7.4萬個數據中心中,計算與存儲產能的(總體)利用率僅為50%。目前沿海大城市的數據中心嚴重供不應求,卻難以擴容,因為當地政府擔心極其耗能的服務器會導致用電量激增。許多欠發達省份數據中心的產能利用率卻僅為26%,且享受充裕的太陽能和風電資源。
數據中心有助于提高欠發達內陸地區的地方收入。青海、云南等西部省份紛紛計劃未來幾年向該領域投入數百億元。信息技術咨詢企業賽迪顧問估計,今年數據中心運營商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總投資或將高達4167億元。但分析人士表示,地方政府需要考慮如何從數據中心中賺錢,而不是新增更多冗余產能。對一些地方來說,這并非明智投資。空置的設施意味著高昂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卻幾乎沒有任何租金收入。
偏遠的數據中心還意味著升級和維護硬件并非易事。“由于氣候不佳且交通不便,人們不愿來這里”,金昌的官員說,“缺乏專業人員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
(作者LushaZhang等,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