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慧
(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莊浪744699)
馬鈴薯產業是莊浪縣的傳統種植產業,年種植規模3.34 萬hm2以上,是當地群眾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篩選出適宜莊浪縣高寒陰濕區推廣種植的馬鈴薯新品種,于2019 年在莊浪縣鄭河鄉史川村進行了馬鈴薯新品種比較試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地為旱地梯田,海拔2 213 m,地勢平坦,地力中等,肥力均勻,黑壚土,前茬作物為大蒜。
供試馬鈴薯品種共5 個,分別為莊薯3 號(CK)、莊薯7 號、13-8-61(均由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選育),隴薯7 號(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選育),晉薯15 號(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選育)。黑色地膜0.01 mm×120 cm(由甘肅省天寶塑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尿素(N46%,由中國石化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普鈣(P2O512%,由甘肅省白銀磷鹽化工廠生產);硫酸鉀(K2O 33%,由甘肅省白銀豐寶農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5 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19.8 m2,播種密度6 萬株/hm2。播前結合整地底施優質土肥45 000 kg/hm2、尿素225 kg/hm2、普鈣 750 kg/hm2、K2SO4150 kg/hm2,現蕾期追施尿素75 kg/hm2。2019 年 4 月 11 日覆膜,4 月 14 日播種,9月30 日收獲。
從表1 可以看出,隴薯7 號與莊薯3 號(CK)各生育時期一致,其他3 個品種與莊薯3 號(CK)相比,出苗期、現蕾期一致,塊莖膨大期和成熟期較莊薯 3 號(CK)早 2~5 d,生育期短 2~5 d。

表1 參試馬鈴薯各品種生育期
從表2 可以看出,莊薯7 號株高最高,為122 cm,較莊薯 3 號(CK) 高 42 cm,13-8-61 較莊薯 3 號(CK)高 14 cm,晉薯 15 號較莊薯 3 號(CK)高 7 cm,隴薯 7 號最低,較莊薯 3 號(CK)低 4 cm;莊薯 3 號(CK)莖粗最粗,為 1.1 cm,晉薯 15 號和 13-8-61 較莊薯 3 號(CK)細 0.1 cm,隴薯 7 號較莊薯 3 號(CK)細 0.2 cm,莊薯 7 號較莊薯 3 號(CK)細 0.3 cm;莊薯3 號(CK)單株結薯數最高,為9.4 粒/株,莊薯7號較莊薯3 號(CK)少1.8 粒/株,晉薯 15 號較莊薯3 號(CK)少 2 粒 /株,隴薯 7 號較莊薯 3 號(CK)少3.4 粒 /株,13-8-61 較莊薯 3 號(CK)少 4.2 粒 /株;莊薯3 號單株產量最高,為0.962 kg/株,13-8-61 較莊薯 3 號(CK)低 0.052 kg/株,隴薯 7 號較莊薯 3 號(CK)低 0.091 kg/株,晉薯 15 號較莊薯 3 號(CK)低0.175kg/株,莊薯 7 號較莊薯 3 號(CK)低 0.296kg/株;莊薯3 號大中薯率最高,為74.47%,隴薯7 號較莊薯3號(CK)低 1.14 個百分點,13-8-61 較莊薯 3 號(CK)低1.39 個百分點,晉薯 15 號較莊薯 3 號(CK)低 6.9 個百分點,莊薯7 號較莊薯3 號(CK)低8.68 個百分點。
從表3 可以看出,莊薯3 號(CK)折合產量為49 063.06 kg/hm2,居第一位;13-8-61 折合產量為 48 766.75 kg/hm2,較莊薯 3 號(CK) 減產296.31 kg/hm2,減產率0.6%,居第二位;隴薯 7 號折合產量為 44 421.41 kg/hm2,較莊薯 3 號(CK)減產4 641.65 kg/hm2,減產率9.46%,居第三位;晉薯15號折合產量為 40 138.37 kg/hm2,較莊薯 3 號(CK)減產8 924.69 kg/hm2,減產率18.19%,居第四位;莊薯7 號折合產量為 33 966.34 kg/hm2,較莊薯 3 號(CK)減產15 096.72 kg/hm2,減產率30.77%,居第五位。對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F=455.203≥F0.01=7.006,表明各品種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進一步用最小顯著極差法(LSR-SSR)比較,莊薯 3 號(CK)與 13-8-61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余品種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試驗結果表明:莊薯3 號綜合經濟性狀優良,抗旱抗病,折合產量最高,為49 063.06 kg/hm2,可繼續種植;13-8-61 綜合經濟性狀好,抗旱性強,折合產量為 48 766.75 kg/hm2,較莊薯 3 號(CK)略有減產,但產量差異性不顯著,可在莊浪縣高寒陰濕區及相同生態區域示范種植;莊薯7 號、隴薯7 號、晉薯15號減產幅度較大,建議下年繼續試驗。

表2 參試馬鈴薯各品種主要經濟性狀

表3 參試馬鈴薯各品種產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