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科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水輪機流量測量是水輪機現場效率測試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測試中難度最大的一項工作,其對整個測試精度起到重要影響。
水輪機效率試驗對直徑大于5 m的鋼管內流速測量多采用超聲波測速,但采用超聲波測流速時要求鋼管的直段長度大于、等于15D(D為鋼管直徑)。蘇布雷水電站壓力鋼管直段長度僅為2.4D,不滿足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機械式流速儀測水流速度。該電站流速儀支架安裝在蝸殼入口處,直徑為7.1 m,理論流速為6.2 m/s,同時要考慮機組振動的影響。技術人員采用PKPM鋼結構計算軟件對支架結構進行了計算,確保了試驗安全受控。筆者對計算采用的參數、計算結果、應用優化等過程進行了總結,以供同類型工程參考。

流速儀支架結構見圖1、2,主要桿件為外徑89 mm的不銹鋼管,支架所占迎水面積為2.46 m2,過流斷面為39.94 m2,支架所占過流斷面的比例為0.61%。根據試驗規程,支架所占過流斷面的比例應不大于0.6%,故其超出規范要求。后來經過對不銹鋼管進行加工(加工為橢圓形),垂直水流方向寬度為50 mm,調整后的占比為0.34%,滿足規范要求,同時改善了受力結構。
流速儀支架安裝在蝸殼進口段,直徑7 133 mm,支架采用外徑89 mm、壁厚5 mm、材質為304不銹鋼熱軋無縫圓鋼管,將鋼管截面加工成橢圓形,迎水面方向寬度為50 mm;局部連接件采用∠70 mm×70 mm×5 mm角鋼;端部封堵板和連接板采用18 mm厚普通鋼板;連接螺栓為直徑20 mm的高強螺栓。

圖1 迎水面布置圖

圖2 支撐系統結構圖(單個半徑下游側支撐)
由于采用的鋼管材質為不銹鋼,坡口不能采用氣割而只能用機械切割打磨。若采用鋼管與鋼管直接焊接,坡口加工難度大、時間長,焊接應力無法釋放。項目部結合現場實際,采用垂直切口,端部焊封堵鋼板后再焊接立板,在立板上打孔,采用高強螺栓連接。大部分焊縫可以在加工車間完成,可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即解決了焊接應力問題,又滿足了強度要求,而且方便安裝拆卸,可以重復利用。根據規范要求[3],流速儀測點位置rn由下式求得:
式中rn為 自圓心至第n號測點的距離,m;R為鋼管半徑;N為 除中心點外每個半徑的測點數,取 8。經計算,流速儀的布置位置和間距見圖3。
流速儀的安裝位置、水平度等精度要求高,現場安裝調試困難,為提高安裝效率,項目部創新采用整條鋼板,在車間內將孔位加工好,現場只需調整好兩端位置即可將單個支架的流速儀位置全部確定。
蝸殼入口位置的鋼管直徑為7 133 mm,試驗過程中最大流量預計為 262 m3/s,求得水流平均速度v:
v=Q/S= 262/π×7.1332/4 = 6.56(m/s)
水流力F計算公式:
F=C×ρ×v2×A
式中 常數C取較大值,1;ρ為水密度,1 000 kg/m3;水流速度v=6.56 m/s;每延米鋼管受力面積A=0.05×1=0.05(m2)。求得F=2.15 kN。因此,在PKPM建模中,迎水面桿件恒載取值為3 kN/m。
由于蝸殼入口位置臨近水輪機組,在40%~60%的工況下機組振動明顯[4],在PKPM計算過程中利用地震作用模擬機組振動,計算水平與豎向地震作用;地震烈度選9;地震效應增大系數取1.2。PKPM鋼結構支架建模計算結果見圖4,支架桿件最大應力為174.15 N/mm2,小于設計允許應力215 N/mm2,因此,該支架經計算其穩定性滿足規范要求[5]。
支架主材鋼管為圓管,加工成橢圓形鋼管可以減少水流的沖擊力,減少對流速儀的影響。但將圓管加工成橢圓形比較麻煩,需提前做好準備;如要避免加工的麻煩,也可在市場上采購其它異形鋼材代替,但必須按照鋼材參數進行力學計算,并需滿足受力要求。
由于水庫內的漂浮物可能對支架造成沖擊,因此,待試驗的機組在閘門開啟前應將上下游水位調整合格,避免用待試驗的機組調整水位而耽誤時間,亦增加了支架被漂浮物沖擊的概率。整個試驗過程應連續,建議試驗持續時間不超過2 h[6]。

圖3 根據規范計算的流速儀位置圖

說明:圖中桿件左側數值為鋼結構應力比,即桿件最大應力與設計允許應力的比值。圖4 鋼結構應力比圖
機組在額定功率40%~60%的工況下運轉時振動非常明顯,為支架最不利的受力工況,因此,試驗過程應盡快完成,不應在此區間耽誤太長時間。
流速儀的間距和水平度精度要求高,需要采用儀器進行檢查,待驗收合格后再進行布線、拆腳手架,避免造成二次返工。
經實踐檢驗得知:蘇布雷水電站1#機組水輪機試驗結束后,對蝸殼實施排水并檢查了流速儀支架,支架各處正常,無變形或裂縫,證明上述建模和受力分析正確且合理,證明支架受水流沖擊力的計算合理,水力計算的常數取值亦合理。在計算過程中,利用計算軟件的地震荷載模擬機組振動的方式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