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并不知道,秋天,它們要披上白霜的鎧甲。
草出生之后被稱為青草,它們身穿綠衫在天涯奔跑。
草在綠里安家,綠色的脈絡里有水渠和馬路。草的葉子既是肉身也是房子,自己住在自己身上,不假外求。這一點比人強多了,自由從此誕生。春天起,草一直生長。它早上還是夜里長?草什么時候都在長,如同聽過“草活一秋”的咒語。人的一生如果只活三個季節,他一定拼命生長,而不去打麻將喝酒看電視劇。草所做的只是生長,它只會生長,那就一直生長。草不悲觀。悲觀是干什么?是跟自己作對嗎?大凡生長者都不悲觀。當你無選擇地置身足以悲觀的處境里面,先要剔除悲觀。我相信草在短短一生看到的東西比人一生看過的更多。
秋天到了,草停止生長。草長了一生也不過一巴掌高。它們站立不動,一如等待判決。它不知是誰、是什么不讓它們繼續生長,是立秋白露還是歐陽修的《秋聲賦》?自然界,不生長就意味著凋亡。但草不知道什么叫死,太陽照耀它,雨還在下,土地還有許多地方沒長草。草離開此世,世上似乎什么都沒少,草沒有草的遺產,沒有草的車輛和文字。只不過,沒有草的土地露出了土地。草站在秋天的驛站張望等待,這時候五谷豐登,果樹掛滿亮晶晶的水果取悅人類。草在告別,一身之外一無所有,甚至發不出一聲鳥鳴來辭行。
草葉等待霜降。霜降之前,天要下上幾場雨,為霜準備原材料。土地變成一片爛泥之后,白霜從天而降,于子夜,于星星全體明亮之時,草換了衣裝。它們白衫白冠,凜然發亮。這是要出征嗎?每一根草都像一位士兵,披著亮甲,莖葉有如銀槍。
白霜凍不死樹木與河流。它之降臨,只為讓草退場。從此,大地長出一層迷蒙的金羊毛,曰枯草。在落日邊上,枯草看上去像血流遍地,像炭火暗燃,像鮮艷的毯子。草一生未走半步,卻早把種子送往四面八方,換來成千上萬條命。于是,枯萎的草仍然優雅,在冬日越來越近的夜晚,它們披掛白盔白甲,而后在陽光下卸妝。
跑步時,我見到北陵后面結霜的草。結了霜的草似乎比原來高了。它們好像剛從西伯利亞回來,好像在卸車,好像張著睫毛。我放緩腳步并慶幸我還沒結霜 —— 跑過這些草的身旁。在近于黝黑的松樹下面,霜草如同下了半場雪,比夏天在松樹腳下環繞的霧氣更白,卻不像雪那么呆板。太陽出來的時候,草葉上沒有一滴水,依然干凈。
(本文入選2019年四川省宜賓市中考題,文章有刪減)
鮑爾吉·原野:著名作家,著有《草木山河》《百變人生》《不要和春天說話》等數十部作品。其作品《流水似的走馬》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意林:近年來,語文閱讀水平對學生的語文成績影響越來越高,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議嗎?
鮑爾吉·原野:一個人無論學文科和理科,你應該有一個起碼的素養,這種素養叫語文能力。語文能力不光從語文老師那里來,更多的是從閱讀這里來,提升語文閱讀水平是一件大好事。
意林:您的文章小中見美,小中見真,小中見大,而這恰巧是學生寫作所欠缺的,寫好心靈感悟類的文章的要點是什么?
鮑爾吉·原野:我比較贊賞朱光謙先生的一句話,他說小的就是美的。從小入手寫文章,符合寫文章的道理。
意林:對于中學生閱讀,您有什么建議?
鮑爾吉·原野:我覺得可以從兩條入手,一個就是大家都說的讀名著。其次,廣博性,人如果趁著自己少年時光讀一讀文學,讀一點天文學,讀一點關于海洋的書,關于山巒關于地質關于植物的書,你會受益終身。讀書會讓你一生感到幸福,讓你的眼界開闊,你會在生活中看到體味到別人看不到和體會到的東西,這樣的人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