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懿潔
( 四川省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yī)院小兒呼吸科 四川 成都 610091)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非典型哮喘,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慢性干咳,咳嗽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早晨與夜間癥狀最為明顯,活動后咳嗽常常會加重,應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使用激素、支氣管舒張劑等藥物干預后癥狀會得到明顯緩解[1]。鑒于此,本次研究對接治的部分患兒使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治療,情況如下。
研究對象全部為2018 年1 月—12 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診斷為哮喘變異性哮喘的患兒共150 例,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75 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后入院接受治療。②患兒年齡14 歲以下,親屬了解研究內容后自愿加入。排除標準:①嚴重器官、循環(huán)功能異常。②精神智力異常,不能正常交流。對照組男女患兒各43 例,32例,年齡均值(5.6±1.4)歲,病程平均時間(3.4±0.9)月,研究組男女患兒各44 例,31 例,年齡均值(6.0±1.5)歲,病程平均時間(3.3±1.0)月。兩組患兒基礎資料差異對比不顯著(P >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1.2.1 對照組方案 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順爾寧)(生產廠家:杭州默沙東制藥,國藥準字:J20130054),連續(xù)服用3 個月為一個療程[2]。
1.2.2 研究組方案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生產廠家:西班牙Glaxo Wellcome S.A,國藥準字:H20130190)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順爾寧)(生產廠家:杭州默沙東制藥,國藥準字:J20130054)聯合治療,療程為3 個月[3]。
1.3.1 兩組患兒治療3 個月后對比臨床療效。患兒咳嗽在7d 內全部消失,治療3 個月后未發(fā)生反復咳嗽為顯效;咳嗽癥狀7d 有一定減輕,15d 到30d 內消失,治療3 個月后咳嗽未反復為有效;咳嗽癥狀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兩組患兒對比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疾病復發(fā)情況。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 軟件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臨床療效評價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比護理質量臨床療效[n(%)]
研究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 <0.05),且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對比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疾病復發(fā)率
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咳嗽是該疾病唯一臨床癥狀,患兒喘息、氣促等癥狀或者體征雖不明顯,但是其發(fā)病機制同哮喘機制一樣,本質都是氣道高反應性與慢性氣道炎癥。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兒臨床療效評價高于對照組(P <0.05);研究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 <0.05),且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 <0.05)。數據提示,聯合用藥可有效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提高臨床療效,減低疾病復發(fā)率。分析認為,丙酸氟替卡松作為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可有效抑制氣道炎癥反應,減少花生四烯酸分泌,以及減少微血管滲透情況。可抑制細胞因子、炎性反應細胞,將氣道平滑肌對M2 受體激動劑敏感性提高。相關臨床研究發(fā)現,兒童咳嗽性變異哮喘患兒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能夠有效避免哮喘發(fā)展成為氣道阻塞,而且對其生長發(fā)育無明顯影響。但是單純使用該藥物會有一定藥物反應。聯合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對白三烯產物同其受體的結合進行阻斷,對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性收縮進行有效預防,從降低氣道炎癥反應,對患兒肺功能進行改善[4]。
綜上所述,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接受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治療,其臨床療效確切,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降低疾病復發(fā)率。因此該聯合用藥方式可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