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徐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 江蘇 徐州 221009)
AUGB 是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癥狀為嘔血與黑便等,該病誘因是胃癌、胃底靜脈曲張與消化潰瘍等,若出血量過多,則會危及患者生命[1]。臨床多通過藥物治療糾正患者病情,為保證藥效,多輔以護理干預。本研究對象為80 例AUGB 患者,旨在探究舒適護理對其的作用。
選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間來院治療的80 例AUGB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 組和B 組,均40 例。其中,A 組男29 例,女11 例;年齡范圍是47 ~82 歲,平均(65.24±1.75)歲;出血量為16 ~47ml,平均(28.35±0.71)ml;B 組男31 例,女9 例;年齡范圍是46 ~80 歲,平均(64.38±1.45)歲;出血量為17 ~49ml,平均(28.85±0.62)ml。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可進行分組對比。
B 組行常規護理,即病情觀察、科學用藥、心理疏導與疾病知識教育等。A 組行舒適護理,具體見下。
1.2.1 心理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評估其心理狀態,根據性格特征制定個體化心理護理方案。詳細講解AUGB 疾病知識,使其客觀面對疾病,緩解其恐懼與焦慮等心理。引用成功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指導其通過深呼吸訓練、肌肉放松訓練和音樂療法調節負面情緒。護理期間,應采取溫和態度,主動給予患者關心與尊重,使其感受到人文關懷。并應與家屬溝通,指導其配合護理操作,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
1.2.2 生理舒適護理 出血期間,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保持平臥位,防止心腦供血不足。若患者嘔血,則將其頭部偏于一側,略抬高下肢,保證呼吸道通暢,防止嘔血誤入呼吸道,導致窒息。護理人員應定時清潔口腔,避免口腔異味,引發再次嘔血。協助患者定時翻身,每日按摩2 次受壓部位與骨隆突出部位,預防壓瘡。每日更換床單,保持被褥清潔且干燥,預防褥瘡。若患者伴有腹痛感,應評估有無腹膜刺激征,行針對性處理。指導患者保持舒適體位,講解護理要點。同時輔以飲食護理,若出血量少,且無嘔血等癥狀,則應適量進食清淡與溫和類食物。若出血嚴重,則嚴格禁食,待出血停止后,進食流食,而后過渡到半流食與普食。禁食過硬、帶刺等刺激性食物,細嚼慢咽,預防食道損傷。
1.2.3 環境護理 病房定時通風,適度調節溫濕度,濕度為50%~60%,室溫為24 ~26℃,減少光線與噪音刺激,提供安靜且舒適的病房環境。
護理效果優:出血停止,體征與癥狀消失,無并發癥;良:輕微出血,體征與癥狀有改善,并發癥輕微;差:嚴重出血,體征與癥狀無改善,并發癥嚴重。觀察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等護理指標。
A 組的護理效果優良率為95.0%,B 組為77.5%(P <0.05),見表1。

表1 對比護理效果優良率[n(%)]
A 組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均低于B 組(P <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s,d)

表2 對比兩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s,d)
分組 例數 止血時間 住院時間A 組 40 2.20±0.59 6.28±1.13 B 組 40 4.62±0.67 10.08±1.29 t-17.144 14.014 P-0.000 0.000
AUGB 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會使血容量快速減少,進而導致心腦供血量不足,威脅生命安全[2]。該病起病急,進展快,需要臥床休息,立即給予止血治療。臨床多為該病患者行護理干預,以保證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率,取得理想預后。常規護理注重護理操作的精準度,強調生理護理,常會忽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環境感受[3]。舒適護理以患者需求為標準,結合人性化理念制定護理方案,目的是提高護理舒適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其在體位護理、口腔清潔、按摩護理與飲食護理等生理護理的同時,強調心理護理和環境護理,可減少再出血情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保證臨床療效[4]。此外,舒適護理的實施前提是緊密的護患關系,因此需要護理人員主動溝通,善用肢體動作與語言鼓勵,獲得患者信任。
本研究結果中,A 組的護理效果優良率(95.0%)高于B 組(77.5%);A 組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均低于B 組(P <0.05),說明舒適護理可保證止血效果,提高護理安全性,縮短住院時間,利于AUGB 患者的疾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