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美 陳小芬 余海霞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 廣東 深圳 518000)
重復人工流產主要是指采用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人為終止妊娠2 次或2 次以上的流產方式。由于重復人工流產可能導致宮頸粘連、子宮穿孔、人工流產綜合征等并發癥,嚴重損傷患者的生殖功能,甚至會導致女性不孕不育[1]。因此,為減輕重復人工流產對患者的身心危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還要加強對重復人工流產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再加上重復人工流產患者因擔心身體健康和意外懷孕,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為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需在干預期間,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度,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本次研究以重復人工流產患者為實驗對象,觀察心理護理在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研究以2015 年10 月—2019 年7 月為病例選取時間段,以84 例重復人工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甲、乙組,各42例。甲組:年齡22 ~37歲,平均(30.8±4.2)歲;孕周4 ~8 周,平均(6.8±1.1)周;已婚10 例,未婚32 例;乙組:年齡23 ~39 歲,平均(31.2±4.3)歲;孕周4 ~9 周,平均(7.1±1.3)周;已婚11 例,未婚31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有可比性(P >0.05)。研究納入對象均符合相關的醫學倫理審核標準,且自愿參與。排除合并有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或未同意進行研究的患者。
甲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術前均需采取婦科、血常規、HCG 或超聲檢查,術前8h 禁飲禁食,排空膀胱,并進行外陰消毒。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狀況,術后觀察患者的陰道流血狀況和腹痛情況,叮囑患者注意休息,查看患者有無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若無異常情況,8h 后可離院。乙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體的干預措施包括以下幾點:(1)術前: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誘因,并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如:對于患者因反復流產而引發的自責、愧疚等情緒,護理人員在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的同時,還要尊重患者的隱私,多關心、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于擔心重復流產危害身體健康的患者,可以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向患者詳細介紹有關手術治療的操作方法、術中配合及注意事項等,以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2)術中:術中對于精神過度緊張的患者,可通過聊天、撫摸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促使患者身心放松,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感,減輕患者的疼痛感。(3)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加強飲食干預,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向患者講述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引發焦慮、抑郁;強化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有關避孕的知識,以及重復人工流產的危害,預防患者再次流產或意外妊娠;定期進行門診和電話隨訪,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疼痛改善狀況及護理滿意度。其中,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況采用SAS、SDS 量表評分評估,評分越高,焦慮、抑郁癥狀越明顯;疼痛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最低分為0 分,最高分為10 分,評分越高,疼痛感越強烈。護理滿意度用自制調查問卷評估,總分100 分。不滿意:<70 分;滿意:70 ~90 分;非常滿意:>90 分。護理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SPSS22.0 軟件分析,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SAS、SDS評分值用(±s)表述,t 進行檢驗;護理滿意度用(n,%)表述, χ2進行檢驗;P <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VAS、SDS 與SAS 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 >0.05),護理后,乙組各項評分低于甲組(P <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VAS 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VAS 評分比較(±s)
組別 n VAS 評分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甲組 42 6.8±1.4 3.6±1.2 46.6±7.2 38.3±6.7 43.2±6.5 34.4±6.5乙組 42 7.2±1.3 2.2±0.9 47.1±6.9 25.6±4.8 42.8±6.7 23.6±5.4 t - 1.36 6.05 0.33 9.99 0.28 8.28 P - 0.09 0.00 0.37 0.00 0.39 0.00
乙組護理滿意度高于甲組(P <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人工流產術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的婦科手術,簡單易操作,手術時間較短,治療安全性較高。但重復人工流產對患者的生殖功能損傷較大,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危害。因此,對于重復人工流產患者,還要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加強對患者進行科學、規范的護理干預,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確保手術順利實施,以此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3]。
由于人工流產可能會引發子宮穿孔、宮頸粘連等并發癥,且反復人工流產,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導致患者出現恐懼、煩躁、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再加上重復人工流產會給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導致惡性循環,進一步危害女性的心理健康[4]。因此,加強對重復人工流產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有效的避孕方法,了解防治人工流產后并發癥的措施,不僅能減少女性人工流產的次數,還能降低人工流產后的并發癥發生率[5]。而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分析患者出現抑郁、焦慮情緒的具體原因,實施針對性干預,能夠緩解心理壓力,預防術中應激反應,緩解疼痛,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提升患者的手術療效,從而加快患者術后恢復[6]。因此,在此次研究中,給予重復人工流產患者常規護理,并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結果顯示:乙組患者SAS、SDS 與VAS 評分均低于甲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甲組。結果表明:重復人工流產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與心理護理后,可減輕患者疼痛、緩解負性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重復人工流產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后,積極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的手術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