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勇軍
日前,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其中提到制裁范圍包括國際銀行,從法案的內容看,對銀行的制裁有限定條件和1年寬限期,實質影響有限。當然,有一些人認為,美國推出制裁措施本身會嚴重影響市場信心,進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造成很大影響。但在筆者看來,實際上,香港金融業現在的信心是很穩的。
市場往往是最能反映真實情緒的地方。從5月21日到7月2日,香港股市整體上漲3.5%,高于同期新加坡的漲幅(3.2%),這一方面表明市場對香港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表明并沒有此前傳言的將有大量資金流到新加坡。同期中國的主權信用風險(CDS)的水平維持不變,數值為48,處于世界低風險水平。CDS作為國際機構之間交易信用風險的一個主要指標,這也是很有說服力的。7月2日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后開市的第一天,香港股票市場大漲2.85%,創造當日亞太地區最高漲幅,同日日本東京漲幅只有0.1%,新加坡只有1.02%,可見,市場的反應非常正面。
總體而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相當程度的風險承受力和韌性。從1969年香港推出恒生指數,到2019年這50年間,恒生指數領漲全世界,超過道瓊斯指數和日經指數,堪稱世界表現第一的股票市場。香港股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日益壯大和活躍。雖然近來由于美國的制裁威脅增加了香港的不確定性,但是美國明晟公司(MSCI)在5月27日將37支期貨與期權合約授權給了港交所,其中包括一些原本放在新加坡,合約到期后也將遷到港交所。明晟公司的選擇也表明,從金融市場的發展來講,香港還是有極大的競爭力。股票交易所也是判斷金融市場未來發展表現的重要依據之一,作為上市公司的港交所最近股票也創了新高,表明大家對未來將會有更多股票和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信心。上周,世界三大信用評級公司之一的美國標普信用評級公司宣布,維持對香港AA+的信用評級,前景展望為穩定。此外,香港今年仍然有望繼續成為IPO世界第一。
從未來發展潛力上來講,香港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與世界連接的重要橋梁,中央政府不僅在香港金融市場投放債券,還在陸續開設股票通、債券通、理財通,未來還有可能允許香港做保險通和A股衍生品。在這些領域,香港金融市場將獲得倫敦、新加坡等金融中心無法比擬的優勢,也將吸引更多國際資金來港。
從人才上來講,盡管日本、新加坡等地都有一些希望吸引香港金融人才的表態和舉動,但目前香港依然是有創新精神和開拓氣魄人才的首選。以筆者所在的香港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為例,教授國際化近年來明顯上升,不斷有美國、加拿大、德國、俄羅斯等國的青年才俊加盟。
任何一個金融市場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確定性很強的市場往往不會有很高的回報率,正所謂高風險高收益。匯聚了世界各地有開拓精神的人才和擁抱風險的資金的香港金融市場歷來都是屬于勇敢者的游戲,雖然不時會有一些資金和機構離場,但總體呈現一個盤旋式的上升、“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的狀態。因此,背靠世界上最大且持續開放的經濟體之一、有眾多渴望擁抱機會人才的香港,在香港國安法帶來保障后,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明天?!?/p>
(作者是香港大學金融系主任)
環球時報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