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元
摘要:
森林防火事關森林生態資源安全。遼寧省是一個森林火災高發省份,森林防火形勢十分嚴峻。本文以保護遼寧省森林生態安全為出發點,以如何提高森林火災控制及撲火效率為研究對象,對遼寧省森林火災發生的時空規律、森林火災控制等級、森林火災防護等級等內容展開分析研究,以期為今后工作中的森林防火提供對策[1]。
關鍵詞:
森林防火;遼寧省;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23
遼寧省是我國林業大省,長期以來,由于生產力落后,林區野外人為活動頻繁,造成森林火災多發頻發。
1分析方法
本文在系統理論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文獻檢索法、圖表數據分析法、專家咨詢法對課題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完成對遼寧省森林火災控制及撲火效率問題的研究。
11森林火災時空特征分析方法
111森林火災時間特征分析
按照月份(1—12月)進行森林火災時間特征分析。獲取遼寧省2006—2019年各年度森林火災次數、過火面積、受害面積等結果。采用Excel 2007的求和函數功能(Sum函數)[2]。
112森林火災空間特征分析
以市級行政區劃(i=1,2,3,……,14)為統計單位,分別按照月份(m=1,2,3,……,12),將2006—2016年(y=1,2,3,……,11)各年度1—12月森林火災總次數、各類型森林火災次數、森林火災過火面積、森林火災受害面積等原始數據錄入Excel 2007中。錄入采用雙人錄入的方式,并進行交叉審核,以保證錄入數據的準確性。使用Excel的求和函數(Sum函數),統計各市各年度森林火災次數、各類型森林火災次數、森林火災過火面積、森林火災受害面積。公式如下:
i市y年度森林火災總次數=∑各月度火災次數
i市y年度過火總面積=∑各月度過火總面積
i市y年度受害森林總面積=∑各月度受害森林面積
其中,i=1,2,3,……,14;y=1,2,3,……,11。
在獲得i市各年度森林火災總次數、過火總面積、森林受害總面積后,繼續使用Sum函數,求出各市州2006—2016年累計11a的火災總次數、過火總面積、森林受害總面積。公式如下:
i市2006—2016年累計火災次數=∑各年度火災次數
i市2006—2016年累計過火面積=∑各年度過火面積
i市2006—2016年累計受害面積=∑各年度受害面積
為了了解各市不同等級森林火災發生情況,按照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以及特大森林火災進行統計。
12森林火災控制等級劃分
121森林火災控制等級劃分方法
森林火災控制等級旨在反映各地在發生火災后的及時控制與撲滅能力,與森林火災風險區劃不一樣,火災風險區劃旨在反映發生森林火災的可能。在火災發生后,最重要的就是及時處理。目前遼寧省森林火災風險區劃有權威的標準,但尚沒有火災控制等級劃分。根據受邀專家的建議,森林火災控制等級從滅火隊伍(k1)、滅火裝備(k2)、水資源占比(k3)和公路密度(k4)等4個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其中,滅火隊伍和滅火裝備系定性指標,水資源占比和公路密度為定量指標。
滅火隊伍和滅火裝備根據相關依據,給出定性評議結果。然后按照排序轉換標準,將定性評議結果轉換為定量排序結果。
水資源占比和公路密度作為定量指標,根據各市州實際結果,按照1~14的排名(全省共14個市州),水資源占比和公路密度最高的市州,排名記為1,次高者排名記為2,依次類推,最低者排名記為14。
122森林火災控制等級計算方法
使用Excel 2007的求和函數(Sum函數)功能,將各市州在滅火隊伍、滅火裝備、水資源占比和公路密度獲得的最終排序結果進行求和,得到各市州的森林火災控制等級實際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i市州森林火災控制等級得分=∑i市州k控制等級要素得分
其中,i=1,2,3,……,14;k=1,2,3,4。
13森林防護等級劃分
森林防護等級旨在通過對既往森林火災發生情況和森林狀況進行綜合考量,以判斷當地火災損失情況。森林防護等級與森林火險區劃有一定的聯系,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或風險[3]。但是森林火險區劃主要基于氣候、地形等條件,對既往火災發生情況考量較少。森林防護等級則側重于既往火災發生情況,為各地森林火災風險管理提供參考。根據受邀專家建議,選擇行政面積(f1)、森林面積(f2)、森林覆蓋率(f3)、森林受害面積(f4)、森林受害率(f5)、火災次數(f6)、火災密度(f7)和人口密度(f8)等共8個要素作為森林防護等級劃分的要素。通過查閱各市州統計年鑒、官網等,收集各市行政面積、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火災發生次數、森林受害面積以及人口等資料,并計算獲得森林受害率、火災密度、人口密度等資料。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森林受害率=受害森林面積/森林總面積×100%
火災密度=火災發生次數/森林總面積×100%
人口密度=常住居民總數/行政區域面積×100%
森林防護等級各指標均為定量指標。采用雙人錄入、交叉審核的方式錄入到Excel 2007中。使用排序功能,對各森林防護等級要素進行排序。排序方式為“由高向低”,某要素數值越高的市州,排序越低。各要素排序均從1起,以14截止。如,某市州某要素數值最高,則記為1,次高者記為2,以此類推,最低者記為14。然后將各個要素的排名進行求和,獲得綜合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i市州防護等級綜合得分=∑i市州f防護等級要素得分
其中,i=1,2,3,……,14;f=1,2,3,……,8。綜合得分理論范圍為14~112分,綜合得分越低者,防護等級排名越高。依據防護等級綜合排序結果,確定各個市的防護等級。
2分析結果
本文以遼寧省森林火災控制及撲火效率為研究對象,以國內多省森林滅火撲救與控制現狀為借鑒,以廣泛收集數據資料為基礎,實驗所得結果如下。
通過收集遼寧省近10a的森林火災發生數據,進行統計、列表、畫圖、比較,分析出遼寧省全年發生森林火災的時間主要集中在2—4月和10月—次年1月;其中,3月森林火災發生次數最多,6月森林火災發生次數達到低點。在空間維度上,各地發生森林火災次數不平均。
遼寧省各地區林火控制等級的研究,選取了滅火隊伍、裝備分布,河流、公路密度進行分析,通過收集數據進行列表,對比數據進行排序。綜合4個相關因素,評定出遼寧省各地區林火控制等級的綜合排名。
在研究遼寧省森林火災防護等級中,選取4個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收集各地區森林覆蓋率及人口密度,結合火災次數和受害森林面積等研究內容,分析得出遼寧省森林防護的重點地區和一般地區,并將其劃分為4個等級進行概述。
在研究了遼寧省森林火災發生時空規律、林火控制等級、防護等級的基礎之上,結合森林撲火的基本常識理論和森林部隊滅火指揮理論,探討出6種有代表性的撲火效率單元,分別是半專業型、專業型、攻堅型、快反型、高效型、強攻堅型,每個類型都是由2個或以上的滅火要素組合而來,即每種撲火效率單元都有著特殊的、某一方面的屬性。結合遼寧省各地區林火的危害程度、基礎設施和防護程度情況,分析探討出不同地區發生森林火災后的精準指揮對策,為有效提高森林滅火效率提供指導意見[4]。
3結論
近年來,在我國受異常氣候干擾、林內社會文化活動增多、人工林面積持續增加等諸多因素影響的背景下,森林防火面臨的形勢日趨復雜,滅火任務越來越艱巨,對森林防滅火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預防為主、快速反應、減少損失,對于森林滅火專業隊伍而言,責任巨大,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張朝陽.森林火災重災年與SOI異常變化關系的分析方法[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5(06):669-672.
[2]陳宮燕,德吉白瑪,旺扎,等.林芝地區森林火災的年際變化特點及致災原因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10,35(03):11-15.
[3]黃紅.貴州省森林火災特征分析[J].貴州氣象,2009,33(S1):62-64.
[4]汪夜印.福建省浦城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分析與對策[J].綠色科技,2016(14):185-187.
(責任編輯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