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宋俊峰
摘要:
我國對于玉米的需求量較大,部分需求缺口需要依靠進口滿足,這就要求通過推廣玉米高產技術、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著力提高玉米產量,不斷滿足需求缺口。本文以淮北地區夏季玉米栽培為研究對象,對玉米從耕種到收獲全過程的種植技術及田間管理進行了介紹,以期能夠為做好玉米栽培,實現玉米高產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29
在我國,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同時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主要產地在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幢钡貐^以種植夏玉米為主,如何通過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加強田間管理來實現高產,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
1整地與選種
11平整土地
不同區域的玉米種植對于土地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如,在東北等部分地區,需要對土地進行翻耕后再進行播種;而在淮北地區,夏季小麥等其它農作物收割后,對地面進行簡單處理就可進行耕種,無需對耕地進行大面積翻耕。本研究所在區域采用直播方式進行玉米播種。
12科學選種
玉米選種應堅持以下原則:選擇審定品種,即通過國家、省相關部門審定的適應性、產量、品質、抗性等指標均達標的品種;選擇抗性強的品種,即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抗蟲性、抗逆性等;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環境的品種,即應當因地制宜,根據所處地區、地塊條件等進行選種,一般情況下,低洼易澇地塊應選擇早熟品種,土壤肥力較好、地勢較高的地塊應選擇熟期相對較長的品種;選擇商品性較好的品種,應盡量選擇糧、飼兼用型品種,既能確保玉米的商品品質,又能獲得理想的產量;多樣化選種,根據土質、地力及氣候條件,選種應多樣化,可以起到互補作用,有利于抵御自然災害風險。
2適時播種與施肥
21播種
211播種時間
夏季小麥成熟后,6月10日左右播種,最遲不應晚于7月上旬。若土壤濕度適宜,盡量選擇在小麥收割5d內進行播種,若土壤偏干,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灌溉后再播種。
212播種方式
采用等行距播種,行距60cm,株距25cm,(行距不變,株距根據玉米品種的密度而定),機械化單粒點播,播種完成后用除草劑封地。
22施肥
在土壤肥力較弱的地塊,可采用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施肥方法。基肥施用金正大復合肥,施用量為40kg/667m2,玉米苗期一次施入作為底肥,穴施或條施,距根5~10cm,防止燒苗,施后應覆土,切忌肥料直接撒施在土壤表面,也可進行種肥同播。追肥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施用,施用量根據玉米苗長勢確定。
3田間管理
31苗期管理
該階段需要確保玉米苗的質量,確保苗全、苗齊、苗壯,根系發育良好。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1填補漏苗
玉米出苗后,及時對出苗情況進行檢查,對缺苗位置及時進行補苗。主要的補苗方法有補種(浸種催芽后播種)、移苗(將其它位置壯苗移至缺苗位置)。不管采取哪種方式進行補苗,都應在3葉前完成,補苗完成后需至少施水肥1次。
312去苗定苗
為了避免幼苗之間相互爭搶水肥和光照,需要對多余的幼苗進行去除,去苗應選在3~4葉期間進行。定苗時應把握選擇健康、植株粗壯的幼苗。
313追肥中耕
定苗后還需結合幼苗長勢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蹲苗,蹲苗應按照“蹲晚不蹲早黃,蹲肥不蹲瘦,蹲濕不蹲干”的原則進行。完成蹲苗后需要進行中期翻耕和施肥。
314蟲害防治
玉米幼苗期主要受蟲害影響,常見蟲害有地老虎、螻蛄等??稍诓シN前對種子進行藥物處理,取辛硫磷乳油(50%)100g,加水25kg,與40kg玉米種攪拌,然后堆悶25h。如果使用衣劑,應當選擇既能防治蟲害,又能防治絲黑穗病的專用衣劑。也可在幼苗期使用毒餌誘殺,取辛硫磷微膠囊劑(25%)200g與小麥等餌料5kg,播撒在種溝內,可用于防治螻蛄、田鼠等。
32穗期管理
該階段需要確保玉米植株桿壯、穗大、粒滿,為后期豐收奠定基礎。
321加施攻穗肥
玉米處于大喇叭口期,要與中耕相結合進行施肥,具體方法為在2株玉米間挖穴(直徑35cm左右,深8cm左右),把肥料置于穴內,然后覆土。
322及時排灌
穗期的玉米需要大量水分,不可使其缺水。如果該階段天氣干旱,應當及時灌溉,讓土壤濕度維持在75%左右,如果該階段天氣降水較多,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澇。
323病蟲害防治
該時期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主要防治方法為使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700倍液,每7d噴灑1次,連續噴灑3次,觀察效果。主要蟲害有玉米螟蟲,主要危害葉片、莖稈和雄穗,應在大喇叭口期進行防治,可在玉米心葉末期投施辛施螟顆粒劑05kg/667m2。也可使用頻振式殺蟲燈防治玉米螟成蟲,在玉米田周邊設置殺蟲燈,間距200m設置1個殺蟲燈,燈底應保持距離地面15m,自玉米螟羽化至羽化末期,需要一直掛設殺蟲燈,這樣才能有效防治玉米螟蟲。
33花粒期管理
該階段需確保根葉健康,避免出現早衰和貪青,使綠葉的功能期盡量延長,避免出現籽粒敗育問題,切實提高結實率以及粒重,增加玉米產量。
331合理施肥
根據玉米植株長勢確定是否追加施肥,如果植株長勢良好,穗肥充足,葉后濃綠,沒有出現早衰的情況,就可以選擇不追加施肥,避免起到相反的作用;反之,就應當追加施肥,施肥的劑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掌握。追加施肥的原則是“宜早不宜晚”。
332灌溉和防澇
該階段,玉米田的土壤濕度應保持在75%左右,這樣才更有利于玉米開花授粉。當天氣干燥、土壤含水量達不到標準時,應當及時進行灌溉;如果降雨天氣較多、土壤含水量超過標準時,應當及時進行排水。
333去雄處理
玉米抽雄初始階段,應當對大田進行去雄處理,可以間隔1行去雄1行,或者間隔1株去雄1株,整塊大田去雄應在1/2左右。去雄的目的是保持良好的透風性和透光性,有利于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節省養料、減少蟲害,實現玉米增產增收。對玉米進行去雄處理時,應當避免對頂端葉片造成傷害,也不可將果穗以上莖葉去除,否則會造成玉米植株的損害,影響玉米產量。
334人工輔助授粉
如果在玉米盛花期遭遇極端天氣,如大風天氣,或連陰天、下雨等,必然會對玉米授粉造成不良影響,此時應當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進行補救。人工授粉應當選擇晴天上午10∶00左右進行,此時天氣比較干燥,有利于成功授粉。授粉時應當一邊采取花粉,一邊對玉米進行授粉,將采集的新鮮花粉去除粉殼,使用毛筆蘸取少量花粉,輕輕涂抹于雌穗花絲上。還可以將花粉置于寬口杯中,使用紗布進行封口處理,在授粉時將寬口杯紗布一側對準花絲輕拍,也可以實現授粉。
335蟲鼠防治
玉米進入花粒期,主要防治蟲害和鼠害。主要害蟲是蚜蟲,可使用樂果(40%)1000倍液,對植株進行噴霧防治;或用啶蟲咪(3%)或吡蟲啉(10%),用量為15~20g/667m2,加水50kg噴霧防治。玉米進入成熟期,鼠害的防治也要十分重視,可使用磷化鋅、敵鼠鈉鹽等進行防治。制作磷化鋅毒餌,取50g磷化鋅拌玉米等餌料1kg,外加些許香油或動物油脂攪拌均勻,置于田鼠洞口等位置;制作地鼠鈉鹽毒餌,取地鼠鈉鹽(1%)1份,拌玉米等餌料2kg,外加些許香油或動物油脂,置于田鼠洞口等位置,連續投放毒餌3d以上。
336適時收割
玉米適時收割對于提高玉米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收割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玉米的產量。收割的標準主要依據莖葉、果穗苞葉、玉米籽粒等狀況判斷,當大田90%以上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枯白,玉米籽粒變硬且色澤成熟,即可進行收割。大田均使用大型聯合收割機進行收割,玉米果穗苞葉均在收割時就已經去除,運回直接晾曬即可?;幢钡貐^玉米收割時間一般在10月上旬,具體是否應當收割需要根據上述標準判斷處理。
參考文獻
[1]崔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科技傳播,2011(06):114,117.
[2]馬義林.玉米高產栽培田間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15):71,74.
(責任編輯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