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30歲的媒體人蘇果成了知識付費平臺的“重度用戶”?!皬囊咔橹R到職業發展,從經濟課到法律課,林林總總的內容看了不少,宅在家里也長了不少見識。”疫情改變了很多中國人的生活,也讓知識付費再度站上風口。據統計,像蘇果一樣在防疫期間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的用戶超過六成。
遇契機快速發展
疫情給諸多行業帶來下行挑戰,而在線上,以知識付費為代表的平臺逆勢而上,迎來一波快速發展。防疫期間,針對宅生活、云生活的新需求,不少知識付費平臺推出一系列舉措,以吸引和積累用戶,并在傳遞最新疫情消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等方面貢獻了正能量。
調查顯示,防疫期間,有63.1%的用戶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其中主要以職場技能類內容為主;超九成用戶表示,對其購買的知識付費產品比較滿意或者非常滿意。而從各大平臺的數據來看,在贈送會員、免費課程等舉措的激勵下,防疫期間有更多用戶投入了知識付費的懷抱。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知識付費行業能夠在特殊時期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滿足了用戶在防疫期間對職業規劃、知識補充、信息獲取等內容的增長需求,因而借此契機快速發展已成必然趨勢。
行業迎多重利好
近年來,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助推下,作為內容變現有效渠道的知識付費行業風頭正勁,引發各路資本的追逐和熱捧。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達278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392億元。受疫情的影響,今年中國知識付費用戶規模有望突破4億人。
事實上,知識付費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初期的野蠻生長階段,不少平臺和項目已淘汰離場,一些明星項目也遭遇“販賣焦慮”的質疑。經過大浪淘沙的篩選之后,知識付費近年來孕育出各種成熟的類型,如問答、專欄、平臺、報告等,用戶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廣。目前仍在堅守的知識付費平臺,大多已擁有穩定的流量或營收,未來行業會朝著比較良性的方向發展。
除了疫情的助推,知識付費的發展也迎來多重利好。在日趨激烈的社會、職場競爭環境下,人們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線學習知識、技能的需求越來越明顯;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知識付費提供了重要的基礎;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網絡視聽行業的增長,知識付費極大程度上享受紅利,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增。
在專家看來,目前知識付費行業總體呈現成長向上趨勢,知識付費產品類型日益多樣化,知識內容生產者也變得更加專業。進入理性發展期的知識付費行業,有望孕育出更多的新模式和新產品。
面臨“成長煩惱”
雖然在防疫期間表現亮眼,但知識付費行業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目前,平臺內容質量良莠不齊以及付費間隔周期長、到課率和續訂率低等是知識付費平臺普遍面臨的問題。疫情過去后,如何留住用戶、保持付費意愿,維持長期可持續發展,是知識付費行業將面臨的挑戰。
優質內容是知識付費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知識付費平臺均通過深耕內容資源、完善內容生態來構筑各自的市場優勢。目前中國知識付費用戶的消費逐漸趨于理性化,更愿意為實用且高質量的內容付費。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知識付費的深入發展,要做大做好知識付費這塊“蛋糕”,必須緊跟用戶需求變化,做到內容質量硬、服務體驗好、使用效率高,行業持續發展才更有保障。與此同時,在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用戶對于知識價值轉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垂直化、細分化將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發展趨勢。
(文/劉峣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