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麗
摘? ? 要: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建筑施工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內容,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提供安全保障。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積比較大,所用的混凝土用量也比較大,質量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關鍵技術的重視,以保證混凝土施工處理的各個環節的質量問題,從而保證整個建筑施工的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1? 引言
當前,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是比較常見的施工原材料,隨著建筑結構越來越復雜,規模越來越大,樓層越來越高,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深入分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從而提升整個建筑物的質量。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2.1? 溫度裂縫
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在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下,混凝土內部會擴張,使工程建筑表面出現裂縫,混凝土施工溫度裂縫大小有所不同。為了規避裂縫問題,技術人員在攪拌混凝土時,可以加入適量緩凝劑,減緩水泥的水化速度,減少水化熱,減少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另外,還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鋼筋和纖維,提高混凝土構建的抗變形能力,減少溫度裂縫;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可以使用液壓活塞式混凝土泵,降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澆筑溫度,緩解溫度裂縫問題。
2.2? 沉陷裂縫
沉陷裂縫主要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均勻、土質松軟以及回填土不密實、浸水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的。并且,在模板剛度不滿足要求、模板支撐間距過大、底部松動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沉陷裂縫,尤其在冬季,土體中含有凍土層,支撐在凍土中的模板在凍土化凍后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問題。通常情況下,沉陷裂縫的主要形式是深進裂縫、貫穿性裂縫,裂縫的走向和沉陷關系比較密切,一般和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大的沉陷裂縫會出現錯位,裂縫寬度一般和沉降量呈正比關系。但是,裂縫寬度不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地基變形穩定后,沉陷裂縫也會不斷穩定。
2.3? 干縮裂縫
干縮裂縫會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干縮裂縫多出現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約7d。造成干縮裂縫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導致變形不同。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利用收縮量小的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合理控制水灰配比,預防干縮裂縫問題。
2.4? 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主要是混凝土剛凝結時,受天氣,如大風和高溫的影響導致混凝土表層水分流失,混凝土體積收縮,造成建筑表面龜裂。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3.1? 混凝土的運輸及泵送
根據對建筑施工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可知,攪拌機運送混凝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運輸過程中,混凝土強度可能會因外界因素而產生一定的變化,若變化十分明顯可能會凝固,這時混凝土無法用于建筑施工中,若施工方還繼續施工,會為建筑物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施工單位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考慮到每一個可能影響混凝土性能的原因,包含混凝土材料質量、運送時間等,只有考慮到每個因素后制定有效的應對方式,才可有效加強混凝土材料質量。因此,施工人員要事先對混凝土展開充分攪拌工作,攪拌完畢后覆遮蓋物遮蓋處理,延緩混凝土水分流失。
3.2? 混凝土施工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十分注意的一項工作是對混凝土施工要點展開控制工作。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做好混凝土維護工作,再而根據此次施工現場的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比例,保障混凝土性能與施工標準相一致。此外,攪拌機工作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借助精密的計算來加強混凝土質量。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員要進行混凝土質量分層檢測,只有不斷加強混凝土質量、有效約束工人施工,才可明顯加強各環節的施工質量。
3.3? 鋼纖維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施工步驟,即鋼纖維施工。進行鋼纖維施工時,施工人員需進行實時監督并不斷加強鋼纖維施工質量,重點監督內容是混凝土攪拌和檢修工作。為加強混凝土鋼纖維分布合理性,必須保證混凝土均勻度符合施工標準。為進一步加強鋼纖維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可通過抽查這一方式檢查施工質量,進而保障鋼纖維施工工藝和施工標準相一致。混凝土攪拌可選用濕拌和干拌中的一種。此外,工作人員需準確控制攪拌流程和時長。
3.4?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工作開展時,施工人員需注意冷縫問題。一般,混凝土澆筑難以避免冷縫的產生。由于冷縫會對施工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要求施工人員不斷加強對冷縫的重視程度。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澆筑密實程度不足會產生很多冷縫問題。若人工展開振搗工作極其容易導致混凝土分布不均,進而產生相應的冷縫問題。目前,我國混凝土振搗工作多數選用機械展開。混凝土澆筑時,施工人員要保障混凝土振搗時間科學、合理,以混凝土表面未產生浮漿和未下沉為衡量指標。借此能夠有效加強混凝土澆筑質量,也可為建筑工作開展帶來保障。
4? 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案例
4.1? 案例背景簡介
某民用住宅項目建筑面積4.5萬m2,項目中包含高層住宅4棟,均為地下1層、地上22層。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耐火等級設計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Ⅶ度。本項目中涵蓋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混凝土施工體量大,對施工工藝要求嚴格,混凝土質量控制要點在水泥選型、原材料配比等方面。
4.2? 質量控制方案
依照該項目建筑特點,在確定水泥材料時,首先將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排除,盡可能使用強度在32.5#以上的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以防控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泌水問題,并降低施工材料消耗。項目選用細度模數為2.4的中砂及配級碎石,考慮到后期混凝土運輸及振搗作業要求,提高骨料粒徑,以使混凝土強度達到高層建筑質量要求,同時控制混凝土水化及熱縮反應程度。
在混凝土原材料中添加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控制水化熱,并提高材料間的粘合程度,確保混凝土抗滲性能、抗裂性能達標。施工過程,依照環境特點、高層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要求及現場施工條件,最終將混凝土材料的水泥、砂、石、水的配比確定為355:718:1123:204。經混凝土試塊檢驗,該原材料配比方案產生的混凝土性能效果最佳。在混凝土澆筑過程,柱、梁等結構采用不同的澆筑方式。柱結構將澆筑點設置在柱頂位置,澆筑量達到50%后,開展混凝土振搗作業,然后完成剩余混凝土的澆筑。梁結構則依照一端向另一端的順序,確保兩端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前后合龍。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項目在開展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控制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只有步步到位,才能更有效地加強建筑物質量。此外,施工人員不斷加強混凝土施工質量、加強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眾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項技術,該項技術的具體質量會嚴重影響建筑物整體質量,因此施工人員必須重視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斷加強混凝土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柏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工程技術研究,2017(2):148+163.
[2] 李國賓.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10):193~194.
[3] 陳金強.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