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新
摘? ?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既要關注現代教育方式的創新,也要重視校園環境建設。空間組合作為校園建筑設計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中應用空間組合方式能夠突出校園設計風格,營造文化氛圍與人文氣息,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本文在解讀空間組合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中空間組合方式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空間組合;中小學校;建筑設計;實踐應用
1? 空間組合的解讀
站在廣義視角進行分析,空間組合指的是對不同的獨立空間進行科學銜接,將分散的獨立空間轉變為有序的序列空間,從而形成完整的單元體;站在狹義視角進行分析,空間組合指的是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的有效融合,經過對空間的科學調整,使建筑更具獨特的風格。
2?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中空間組合的實踐應用
2.1? 教室空間組合及應用
教室作為教學用房的重要空間場所,是文教建筑的核心,也是現代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室基本包含了普通教師與多功能教室,其中普通教室設計形狀以長方形、正方形為主,也會設計成梯形或者是多邊形,因為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學習,所以空間組合方式在教師設計中的應用,必須綜合分析班級學生人數情況,以及班級教學方式和年級差別,全面考量各種影響要素,從而保證教室設計能夠與現代教育基本要求相契合。同時在空間組合的過程中需要全面分析教室功能,按照教室的不同功能進行空間組合,如實驗室和器材室之間的距離要適中。
以多媒體教室設計為例,應綜合分析教室空間情況,電氣設備情況,并嚴格貫徹以實用性為主的基本原則,然后對多媒體教室空間進行科學劃分;以教學樓設計為例,涉及的功能空間如教室功能與班級分布等,必須要進行合理分區。針對教室的空間布局,普通教師盡量的集中,而多功能教室與實驗室等也應該盡量的集中,各個教學用房和輔助空間相銜接。與此同時,針對相近年級需要集中布置,而不同年級則應該分開布局,或者是分層布局,原因是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年齡、心理、認知等方面有著明顯區別,若是將教室設置在同一層或者是臨近,就容易高年級與低年級出現干擾問題,產生矛盾。所以空間組合必須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
2.2? 半室外空間
從本質上分析,半室外空間指的是教室的延伸與拓展,也是學生課后娛樂的重要場所,如教學露臺與走廊等。基于現代教育背景下,半室外空間是中小學校建筑中的一項關鍵要素,所以在教室外空間設計過程中應該科學布置綠植,或者是學生自己制作的手工品等,實現和班級文化的關聯,如在走廊、連廊中展示優秀的作品,這樣不但能夠美化校園空間,也有利于烘托出文化藝術氣氛。
2.3? 教師家具布局
家具布置在教室空間組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室空間組合設計過程中需要全面分析與研究家具布置,比如座椅、講臺、板報、課桌以及儲物柜等,其中課桌的空間組合必須保證彼此留有一定的距離,且課桌寬度必須滿足實際需要。以小學課桌為例,寬度應該控制在40cm,長度控制在60cm;以中學課桌為例,寬度應該控制在50cm,長度控制在70cm,一系列小空間的布局都會影響到教室空間效果,所以需要在滿足實際需要的基礎上,保證課桌尺度適中。除此之外,家具布置中還涉及到飲水機、衛生設施等的擺放,這些也要合理布局。
2.4? 教師環境空間組合
針對教室環境而言,空間組合設計指的是教室物理環境的科學布局,例如窗戶尺寸、位置以及遮陽等相關方面的設計,若是光線比較強或者是比較暗,采光方向不佳等都會對學生的視覺造成影響,所以必須保證窗口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與此同時,在建筑設計中也要高度重視教室通風問題,需要使教室的門與窗處于相對位置,且門窗的尺寸與窗臺的高度一定要合理,從而才能夠保證教室中的空氣有效流通。
2.5? ?圖書館與辦公區的劃分
圖書館應建立在學校的中心區域,這樣有利于學生借閱圖書,營造積極的讀書氛圍與環境,而且圖書館盡可能地遠離食堂、操場等一些嘈雜空間,從而使圖書館成為學生安心學習的地方。但是與教室空間設計相比,圖書館空間設計有著一些區別,尤其是圖書館的玻璃大小和清晰度,主要選擇大玻璃,且具有高清晰度,由此能夠使更多的學生看到圖書館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課余時間走入圖書館自主學習[4]。而在辦公空間設計過程中需要把教室和辦公空間相協調,以免辦公空間與教室離得比較遠而影響到班級管理。與此同時,辦公空間必須具備完善的辦公功能,也要劃分教學材料存儲區。目前,在辦公空間設計方面很容易發生辦公功能難以滿足教學需要,所以在辦公區空間組合設計前必須科學設定各個空間的功能。
2.6? 校園建筑環境營造
營造校園環境能夠更好地襯托出其他的空間組合,有利于建立優質的“教”、“學”環境。建筑環境的營造可以應用在校園園林建筑與綠色空間方面,最大程度上保護校園綠植環境。關于綠色空間的布局,應該利用涼亭、連廊等相關建筑進行襯托,合理建設竹園、果園以及花園等,使校園更具書香氣息,通過綠植環境的襯托,能夠使校園更具綠色景觀效果。除此之外,操場空間也是校園環境的一部分,關于操場空間的布局應該充分利用草坪,使學生在操場中感受到濃濃的綠意,積極地進行體育活動。通過科學、合理營造校園建筑環境,有利于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3? 總結
空間組合在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所以在中小學校建筑設計時必須高度重視空間組合的應用,嚴格貫徹以整體性為主的基本原則,科學、合理規劃學校建筑空間,從而建設與現代教育要求相契合的中小學校,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謝永吉.基于素質教育的小學普通教學單元空間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6(6):117.
[2] 肖華.空間組合在中學校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9.
[3] 焦爾桐,安琪,劉偉波.城市民辦小學普通教室空間構成研究——以山東濰坊瀚聲國際學校小學部為例[J].新建筑,2018(5):88~92.
[4] 陳姣蘭.“空間組合”設計思想溯源——華東水利學院工程館[J].建筑與文化,2019(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