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
堅決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落到實處
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貫徹落實“兩個維護”情況的督促檢查,推動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精神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的貫徹落實。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
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堅持和完善縣級以上黨委(黨組)“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建立健全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的長效機制。
各級領導班子在民主生活會中,檢視和解決在大局意識、應對能力、擔當作為、實戰作風等方面違背初心使命的問題。
完善嚴格落實責任、發揮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表率作用、加強考核評價和監督檢查的制度。
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工作體系
建好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湖北分平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制定出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具體實施方案,建好用好“荊楚紅”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云平臺。
認真總結湖北抗疫精神,講好抗疫故事,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
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深入貫徹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各級黨委(黨組)工作制度,完善黨領導各項事業的具體制度。
結合疫情防控斗爭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弱項,對各領域、各層級、各方面堅持黨的領導的制度進行梳理,推動實現黨的領導更好更有效地覆蓋。
深化政治巡視
加強對中央和省委關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部署開展兩輪對省直機關和部門的常規巡視。構建省委巡視、市縣和省直單位黨委(黨組)巡察“一體兩翼”工作格局。
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完善巡視巡察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審核制度,健全整改日常監督機制。
扎實開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教育培訓
舉辦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分級分類輪訓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
運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案例,加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應對處置突發事件、提升治理能力等專題培訓。
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進一步完善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聯席會議重點單位戰時聯動機制。
開展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點排查,完善意識形態輿情和風險監測、分析研判機制。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
完善和落實從嚴管理監督干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各項制度措施
注重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決戰脫貧攻堅等關鍵領域監督政治表現,著力查處表現不佳的“四種干部”。
認真落實“鄂紀勵十二條”和《進一步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若干措施》。
積極穩妥推動被問責和受處分干部重新使用。開展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專項整治。
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
鞏固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成果,注重向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公務員傾斜。
指導各地規范開展聘任制公務員工作。健全完善公務員錄用配套辦法,推進分類分級考錄。
招錄招聘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人員時,向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村(社區)干部等人員傾斜。做好公務員調任工作,促進“三支隊伍”交流。
加強公務員隊伍治理能力建設,加強應急管理培訓。健全公務員考核獎懲機制。
突出業績導向選賢任能
注重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使用、錘煉干部,建立健全在一線培養、選拔干部的長效機制。
開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斗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考察考核。
突出統籌駕馭、風險把控和區域治理能力,選優配強“一把手”。提前謀劃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工作。
提升專業部門領導班子專業化水平。制定《湖北省干部掛職工作管理辦法》。深化新時代年輕干部成長工程,適時開展年輕干部專項調研。
提高領導干部處理急難險重任務、應對重大突發事件能力
大力實施“領導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重點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應急管理、衛生醫療、電商物流、城市建設、基層治理等方面加強干部培訓。
提升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能力。
開展黨校辦學質量評估試點。
加快推進人才資源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集中實施“楚才引領計劃”。
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等領域高端專業人才和團隊建設,加強生命科學領域基礎研究和醫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支持重點新型研發機構開展人才制度改革試點,支持高校、企業聯合創建省重點實驗室。
根據疫情防控的需求,優化海外高端人才引進、評審流程,推動人才政策一網通辦。
開展“萬名人才服務基層行動”,選派防疫專家到基層一線指導科學防疫。
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構筑疫情防控嚴密組織網絡,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抓住薄弱環節,統籌抓好機關、高校、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園區、樓宇、專業市場黨建工作。
完善公立醫院“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
加強黨員隊伍先進性純潔性建設
做好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展黨員工作,推進排查整頓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
探索黨員隊伍分類管理辦法。圍繞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開展專題“支部主題黨日”。
認真總結推廣疫情期間黨員包片聯戶、設崗定責的做法,引導廣大黨員在奮力奪取雙勝利中做貢獻。
建立黨員干部、黨校教師到基層講黨課制度。制定《湖北省黨內關懷幫扶實施細則》。做好做細疫情期間黨內關懷幫扶和黨內及時表彰工作。
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水平
建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大力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
突出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建設,制定實施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繼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推進“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貧困村全覆蓋。研究制定全面統籌村級組織保障的具體措施。
實施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推進、整體提升”行動,堅持賦能與“減負”并舉,推動街道體制改革。
全覆蓋開展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探索建立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序列管理制度和薪酬保障體系。實行“紅色物業”管理全覆蓋。
建立機關干部下沉社區和聯系點機制,建立駐地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報告”制度。
運用信息化提升組織力
堅持“互聯網+黨建”理念,大力推進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
按照橫向覆蓋所有領域、縱向延伸直到支部的要求,開發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綜合服務平臺。
綜合運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基層黨建工作規范運行、工作紀實、監督檢查、科學考評機制,推動“黨支部工作上網,黨員集結在線”。
健全密切聯系群眾各項制度
積極穩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疫情善后群眾工作,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愛確診人員、隔離人員和病亡者家屬。
完善和落實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抗疫烈士和病亡者家屬制度。
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健全監督制度
制定出臺全省各級紀委對本級“一把手”和同級監督規范性實施辦法。
完善各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兩為主一報告”、對派駐機構“三為主一報告”領導工作機制。
完善對在鄂部屬高校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加強對在鄂中管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指導、檢查、監督和相關保障。
積極推進省監委派駐省屬高校監察專員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實現省內高校全覆蓋。
推進鄉鎮(街道)基層和機關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工作流程規范化建設。
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著力加強對脫貧工作成效、保持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對貪污侵占、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
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強化對疫情防控期間捐贈物資分配和各級財政劃撥資金、社會各界捐贈資金使用監督,精準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集中治理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
持之以恒糾治“四風”
重點查糾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只表態不落實、維護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以及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
堅決查處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為和瞞報、漏報、緩報問題。
鞏固減文、減會、減過度檢查考核留痕等治理效果,進一步減輕基層負擔。
堅守重要節點,緊盯薄弱環節,嚴查享樂、奢靡問題,防范和查處收送電子紅包、私車公養等隱形變異問題。
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
健全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制度,完善黨務、政務、司法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
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領域和行業權力運行及基層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小微權力”的嚴格監督。
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
從嚴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成為全面從嚴治黨障礙的腐敗問題。
深化金融領域腐敗治理,嚴肅查處國有企業存在的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等問題。
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