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二者差異處
橫看成嶺側成峰。從領導視角和群眾立場看問題,各有側重,這很正常。“領導滿意”和“群眾不滿意”同時出現后,既不要盲目落實領導意見而不管不顧群眾意見,也不能因為群眾有意見就全盤否定“領導滿意”。應再作一些深入調研,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了解“群眾不滿意”的原因,不滿意的比例有多大,不滿意的具體內容是什么,與領導要求有什么區別。對“領導滿意”也要檢視,領導決策是否科學,決策依據是否準確,能否照顧到大多數群眾利益,有哪些不切合實際的東西。在此基礎上,找到二者共通點,進一步研究解決問題。 ? ? ? ? ? ? ? ?(漢川 高帆)
考核是指揮棒
破除以“領導滿意”代替“群眾滿意”的形式主義,一是領導機關、領導干部要從思想上緊繃杜絕形式主義之弦,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二是堅持群眾路線,杜絕拍腦門決策,嚴防制定的方案措施脫離群眾、不接地氣;三是重構務實高效、科學合理的工作成效考核評價機制。考核是指揮棒,只有建立一套重實績的考核機制,基層干部才會勇于擔當作為;最后,建立健全約束機制,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表現劃紅線、定鐵規。
(湖北省長投集團 王勇)
扭轉干部不當政績觀
只有扭轉干部不當政績觀,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才能實現“雙滿意”。要注重考核導向,不以留痕多少評判,少填表格、少聽匯報,多到現場、多摸實情,真正把干部從無謂的事情中解脫出來;要注重激勵導向,評優晉級、選人用人優先考慮有實績有擔當的干部,營造健康的干事環境;要注重輿論導向,收集線上線下群眾的意見建議,讓大家都參與對干部工作實績的評判,用群眾滿意度來檢驗工作成色。
(黃石 柯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