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東
摘 ? ?要:現代工程的不斷發展使我國快速進入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階段。近年來,現代測繪技術水平發展迅速。工程測量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領域廣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關乎經濟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現代工程測繪技術高度重視,加以分析,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與工程效率。
關鍵詞:測繪技術;現代工程測量;應用
1 ?引言
我國經濟建設自改革開放發展至今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其成果得到了世界領域的高度認可。工程測量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中的各項行業之中,無論是軍事國防建設工程,還是民用建筑項目工程,工程測量工作始終都是基礎建設部分,工程的測量效果對于施工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工程測量效果的高低不僅決定于現場團隊的配合程度,更在于設計人員選擇測量方式的科學性,因此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方需要正確認識不同測繪技術的意義以及價值,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
2 ?測繪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近年,我國的測繪技術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之下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成的測繪體系,一方面經濟的騰飛給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支持,另外一方面教育事業的進步使得技術人才不斷產生。進入新時期以來,計算機以及通信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測繪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當前的測繪系統已經能夠結合計算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提高測量的精確度以及科學性。應用比較廣泛的技術主要有GPS定位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攝影測量技術等,這些技術多數都是在計算機的基礎上對空間中的信息進行整合,利用并且分析,和傳統測繪技術相比這些技術在實現更好的效果前提下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
3 ?測繪技術在現代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3.1 ?原圖數字化測繪
在現階段工程測量中,對于收集到的原圖,工作人員可以對其數字化,充分合理利用原圖資源,體現出原圖的價值意義。對于原圖的數字化,可以節省工作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性測量。對原圖數字化,可以采用兩種技術方法,即手扶跟蹤與掃描矢量。掃描矢量法得到的地圖精度更高,但對原圖處理能力比較弱,在工程中應用的不多。而手扶跟蹤數字化則比較常見,利用手扶跟蹤數字化,對地形圖進行補測、修復,一方面達到了精度要求,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所以實際工程中,更多地使用手扶跟蹤數字化方法。
3.2 ?RS遙感技術的普及化
RS技術稱為遙感技術,在當前的工程測量中,通過大量使用無人遙感測繪技術,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無論從安全方面還是從技術層面,通過使用無人的遙感測繪都可以更好地節約人工成本,安全性也更高。遙感技術通過人工的遠程屏幕操作,可以對復雜的地形和實物進行航拍,并進行數據處理。目前,這項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技術上的突破,因為其自身的精準度高、實用性強、安全度高,所以已經在很大范圍程度受到了施工方的青睞。除此之外,RS遙感技術還有不可替代的靈活性,通過遙感航拍,在無人操作和駕駛的情況下可以對復雜的地貌進行自動的智能數據采集,高度還原此地的真實地貌,以便于工程人員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操作。
3.3 ?GPS技術
研究GPS技術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應該明確該技術的實施原理以及結構組成,GPS定位技術的實現需要用戶設備、地面監控設備以及空間衛星三個部分共同組合而成,地面接收設備通過接收上空的衛星信號并且將其轉化為數字的形式方便存儲,地面監控站負責這些信息的傳輸以及獲取,整個工作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用戶設備將接受而來的信號轉化為三維坐標的形式。GPS技術的實施主要具有如下優點:首先,該技術能夠適用于多種不同的生產空間中,因為GPS定位技術能夠同時精確提供信息的位置信息、速度情況以及發生時間,因此被廣泛使用在導航、速度測量等多個部分的工作中。其次,該技術的測量精確度非常高,該技術主要通過衛星系統獲取數據,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衛星定位的精確度不斷升級和優化,定位的精度甚至已經能夠達到毫米級別,如果基線的距離小于50km,測量的精準度將會更大。隨著全球各個國家交流活動的深度發展,在全球定位系統中能夠對于同樣一個目標進行時時跟蹤和測量,并且及時發布最新的數據。最后,該系統接收信息數據的反應時間非常短,測量結果現實,衛星系統對于靜態目標的檢測,只要目標在基線距離20km以內,測量工作基本在1h內便可完成,在應用雙頻接收機之后更是能夠將時間縮短到40min左右,同時觀測站之間的觀測工作不需要進行視頻通視。GPS技術雖然具有非常多的使用優點,但是在前期的建設工作中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設備建設資金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資金,并且需要工程師根據現場的條件設計良好的網絡結構圖形,該技術的應用需要保證觀測點周圍的空間開闊并且地面能夠和衛星取得良好的通信狀態,因此測量團隊自身的網絡技術也是該技術能否實施的客觀條件。正是因為GPS技術具備如上的種種優點因此應用在測繪工程的檢測部分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管理人員能夠通過電子操作系統及時對于現場發生的數據進行調整,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但是GPS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數據傳輸往往需要經過大氣層面,但是如果大氣中的電離層狀態不穩定則內部的離子對于傳輸的信息質量造成影響,所以相關測繪團隊在使用GPS技術的時候應該能夠注意到這個問題。為了提高測量的精確度減少外部環境的影響可以使用雙頻觀測法,該方法通過不同頻率的測試以及不同位置的觀測地點進行測試減少數據穿越電離層而受到干擾和影響。
3.4 ?定位系統的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在諸多領域的應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工程測繪中也需要引入這項技術,完成創新與變革。在傳統的測繪中,往往采取地面人工的方式,用物理的尺子等工具直接的測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工程測繪工作,但是有時會產生一定的偏差,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消耗也較大,效率較低。而隨著定位系統的引入,可以使得在工程測繪中完成更全面更精準的測量,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精準定位坐標,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將資源的配置優化,且節省了工程測量的時間,提高了測量效率。另外,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使測繪技術不僅僅只局限于地面的測量,還可以深入到海洋與宇宙之中,從原有的傳統固定的測量方式轉變為動態創新的廣泛測量,可以更好地滿足工程測繪的要求,提高工程建設的質量與效率。
3.5 ?地面數字測圖
在實際的工程測量中,如對成圖精度有所要求,而又沒有適宜的地形圖資料時,可以進行地面數字測圖。數字地面測圖使用全站儀、GPS-RTK技術等,在施工現場或測區進行外業數據采集,采集好數據后進行內業加工成圖處理。地面數字測圖主要技術性工作是在野外采集一定量的地形數據信息,再利用現代測繪軟件進行信息處理,制作成地理模型或地理產品。在實際操作中,除了進行野外數字化測圖,還有必要采取一些輔助測量,降低測圖過程中的誤差累積,保證成圖精度。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為工程測量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提供大量極其可靠、科學的數據,進一步保證了工程的安全性,使得工程建設能夠在技術的加持下穩步向好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在緊跟科技的步伐,不斷的加以創新,在未來開發出更多的新技術運用于工程測繪之中,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工程建設事業。
參考文獻:
[1] 趙麗君.測繪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南方農機,2018(11):235+247.
[2] 張波.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珠江水運,2019(2):107~108.
[3] 趙敏.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及完善策略[J].工程技術研究,2017(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