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地域特征的形成與諸多因素有關,如當地的自然條件、地質地貌、水文條件和氣候特征等。地域性對風景園林設計具有顯著影響,其可充分展現園林的獨特魅力。本文就將分析地域特征基礎上的風景園林設計,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域特征;風景園林設計;人文風俗
1 ?引言
現階段,城市規劃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風景園林設計也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地區的地區差異明顯。因此,在不同地區設計風景園林時,需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域特征,以彰顯出風景園林的魅力所在。
2 ?地域性概述
地域性主要指與某個地區密切相關的本性或特性,其是一個地區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的綜合體。地域性是一個地區與其他地區合理辨別和區分的本質性特征,也可理解為地域劃分的標準,文化形態是標準的主要指標,但同時也涵蓋了其他元素。
3 ?地域自然特色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
3.1 ?地形地貌差異的影響
我國可劃分為多個地區,不同地區的地形和地貌也存在著顯著差異,經濟和文化發展極具地方特色。因此,在風景園林工程設計中,為有效提高景觀的協調性,要實現當地特色與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需仔細勘察風景園林工程現場的地形與地貌,根據地形和地貌的主要特征確定工程選址,合理設計工程結構,依據地形和地勢組織園林布局和規劃,打造和諧的園林工程[1]。
3.2 ?氣候水文差異的影響
不同地區的氣候和水文環境有所不同,故而在園林設計中,需全面考量當地的氣候特點與水文條件。
3.3 ?土壤植被差異的影響
不同的區域環境對土壤和植被的影響有所不同,不同地區的鄉土植物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當地的土壤環境,合理選擇植被類型,搭配不同類型的植被,凸顯環境的審美價值。
4 ?地域文化特色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
4.1 ?歷史特征的影響
當前,人們的審美要求顯著提高,風景園林設計中也更加關注園林景觀自身的觀賞價值。需在工程規劃中高度融合當地的歷史元素和文化特征。我國不同地區發展的歷史軌跡均具有鮮明特色,要合理利用當地資源,基于工程設計和建設的基本需求大膽創新,注重信息挖掘,以打造別具一格的園林景觀。風景園林設計中,歷史特征的影響尤為明顯,為提升園林景觀的觀賞價值,應全面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結合實際將其融于風景園林設計之中,全面展現當地的歷史文化積淀。
4.2 ?人文特征的影響
人文理念與風景園林工程設計的融合能夠深化園林內涵。故而風景園林工程設計中,要求根據當前實際,科學融入人文理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以人的感受為核心,融入當地的民俗和地域特色,展現工程深厚的文化底蘊。
5 ?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5.1 ?充分保留當地的地域特色
園林景觀設計應以當地的地域文化為根基,吸收優秀的文化,摒棄落后的文化,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留下諸多優秀的傳統景觀。需采取有效措施完整地保留具有較高文化價值的傳統景觀,凸顯地域文化特征,為群眾還原歷史。又由于我國是多民族統一國家,孕育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園林景觀設計中可合理利用不同地區的地理特征彰顯景觀特色,激發景觀的生命力,使其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
5.2 ?篩選、提取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較多,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需廣泛收集當地文化代表性和典型性較強的元素,并將元素合理地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該手法可應用在空間結構相對簡單的景觀建筑當中,但需要選取地域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并根據工程實際采取多種表現方式。
5.3 ?再現歷史文化
風景園林設計中,要求設計人員采取多種措施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重現歷史文化,從而達到繼承和弘揚歷史文化的目的。為達到上述目標,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可采用景觀修復法。在修復景觀時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全面了解地區歷史的前提下,模仿原有建筑形式,重現古代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和建筑風格。另一種是以雕塑重現歷史典故,雕塑選擇的主要內容為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如廣西百色起義紀念園,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2個紅色旅游重點景區之一--“兩江紅旗,百色風雷”景區的核心區。園區核心經典包括百色起義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粵東會館)、百色起義紀念碑、廉政教基地(世紀銅鼓樓)、中軸線景區、百色起義英雄雕塑園、鄧小平手跡碑林、右江民族博物館、零碳創意館、紅軍橋、紅軍碼頭、78烈士墓、長蛇嶺堡壘遺址以及一條長340米、保存完整的古街--解放街等景物組成。景區掘出“鄧小平足跡之旅”,不僅能看到鄧小平手跡碑林,而且還有很多的雕塑。小平同志的重要理論和思想在這里都能找到。
5.4 ?加強風景園林設計的社會性
除以上三點外,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還應充分的對其社會性加以考慮。在此前古典園林設計理念的指導下,風景園林設計更為注重其觀賞價值,并主要是供上層社會觀賞娛樂。而基于現代設計理念下的風景園林,則與傳統古典園林有著較大差異,這是因為時代發展不同,對園林設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園林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滿足美化城市綠化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應具有休閑娛樂以及文化傳播的功能。為此,在園林設計中,應加強對園林工程社會性的重視,要在保障綠化及觀賞功能的基礎上更多的展現其社會性的多元化特征。
如廣西金穗生態園,是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在設計中將集休閑旅游、親子活動、企業拓展、會務服務、養生度假作為重要的組成環節。以廣西壯族那文化為基礎,融合了香蕉文化,文化氛圍濃郁,聯合村民積極開展農業生產,以此來帶動商業發展。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加強社會性元素的融合,可以使風景園林更好地體現出現代化特征,適合迎合社會發展趨勢,并最終滿足不同群體對風景園林的個性化需求。
6 ?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6.1 ?緊跟時代發展,實現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
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文化特點,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高度結合時代發展的整體特點,有利于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審美需求。所以,園林景觀設計中要依據時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合理引入傳統文化元素。項目設計中,要求充分尊重當地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設計中融入鮮明的時代特征,與當前人們的審美傾向和價值觀有機結合,以優質的設計保證園林景觀設計的適用性和觀賞性。
另外,在現代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生態性尤為關鍵。在項目中涉及河流及湖泊時,是城市發展中十分重要的灌溉水系及水上交通樞紐。可以說,河流一方面影響著城市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成為城市文化的關鍵要素。而加強沿岸的綠化改造,可促進市民與景觀的互動性,引導市民主動保護景觀。調查研究中發現,市民經常在景觀位置開展垂釣活動,故而設置木平臺和休憩廊架,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垂釣的需要。
6.2 ?高度保護生態原貌及其鄉土性
在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應高度關注鄉土文化的留存與保護問題。比如,在項目中的部分種植原生植物,以營造良好的景觀氛圍,為人們打造優雅舒適的環境,同時也可體驗到大城市不具備的身心和內心的愉悅。另外,在設計中要以原生植物為核心,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種植樹木和植物。結合綠地自然條件,選擇在現有自然條件下能夠健康生長的樹木和植物。
鄉土文化保護并不意味著只將目光局限于地方文化,全盤否定外來文化,而是指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以不同的手法展現合乎習慣和象征性的文化特征,從而客觀地呈現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文化傳承、價值觀和世界觀等。鄉土景觀承載了一段厚重的歷史,并且也展現出了鄉土的特色,這也成為地域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將傳統地域文化元素合理地融入到景觀之中,激活鄉土文化的生命力,更好地展現現代園林景觀的獨特魅力。
7 ?結束語
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若想充分展現自身的獨特性,增強園林景觀的吸引力,就需在設計中合理分析并應用地域文化,該設計理念一方面有利于地域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另一方面也可推動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行業的持續進步。
參考文獻:
[1]蘭素金.探究基于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設計[J].居業,2018(12).
[2]李樂.風景園林設計中地域特征的表現[J].現代園藝,2017(10).
[3]李欣煒.基于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設計[J].藝術科技,2017(3).
[4]徐鷗.基于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設計研究[J].鄉村科技,2017(26).
作者簡介:
蒙俊杰(1985—)女,工程師,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