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 蔡濤 陳青
摘 要:以項目驅動教學法為理論基礎,充分考慮當前高職職業技能競賽管理的特點,嘗試將項目管理理念引入高職職業技能競賽訓練體系,探索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高職技能競賽;項目管理;分類招生
2016年,安徽省教育廳出臺了分類招生政策,分類招生的大幕徐徐拉開,全省高職院校紛紛加入其中。院校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不再單單以書面筆試為主,加入了面試環節,可以更全面地考察學生能力,構建“知識”加“技能”的考核體系,相較于傳統高考,高職院校有了更大的人才選擇空間,不再受原有人才選拔機制束縛,可以探索新型的人才選拔方式以適應當代高職教育。
高職學科技能競賽在高職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競賽培養和訓練體系也要在新情況新環境新生源的基礎上加以調整和改革,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代練的目的,使高職教育體系更加完整和有效。
1 現狀
我校從2016年開始分類招生,從2018年起,所有年級均有分類招生生源,電力系部分專業分類招生人數超過50%。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及研究,發現分類招生學生有如下特點:
1)興趣強烈,基礎較差。分類招生學生在學習理論課時效果不夠理想,由于高中時期基礎較差,所以在學習上有一定難度,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成都不佳。但是,這些學生往往動手能力較強,在實操實訓課程中表現良好,這也反映出理實學習能力差異在分類招生學生中表現明顯。
2)思維活躍,自律性差。分類招生學生思維較活躍,學科社團和各類學科競賽能夠很容易吸引他們參與。但是,在參與過程中組織紀律性差,缺乏自制力,集中力和持久力都低于統招生,導致成績較統招生差。究其原因,是在之前的初高中學習階段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個人學習品質不良所致。
3)傳統訓練方法面臨新的問題。線路測量課程及測繪技能競賽實施項目驅動的教學與競賽相結合教學方式已有多年,獲得了出色的教學效果,在參加歷屆測繪技能競賽時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面對新的生源類型,也產生了新的問題,比如學生更容易在訓練中懈怠,不能按要求完成訓練內容,個性更強,團隊意識下降等。面對這些問題,當然也要有新的應對方法。因此本課題將管理學中的工程項目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引入到教學中來。
2 將項目管理引入高職測繪競賽
經過縝密的調研和研究,我們創新地將項目管理理論應用于高職測繪技能競賽的訓練體系中,對原有訓練體系進行改革與完善,適應分類招生生源特點,形成新的更有效的訓練體系,提高訓練效率和效果,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在當前的環境與條件下取得更好的競賽成績。
新的高職技能競賽訓練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競賽訓練目標的確立和分解、競賽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競賽訓練體系開發的理論與方法。
1)競賽訓練目標。在整個高職技能競賽訓練中,第一步就是確立競賽目標。新的訓練體系不同于以往僅確立一個總的目標,如得第幾名或者整個項目在多長時間內完成、達到什么精度等,而是把目標層層分解,最終分解成單獨的技術動作和知識點,對每一個技術動作和知識點的掌握都提出可量化的指標作為分級目標。
2)競賽訓練操作。在這個體系中,指導教師不再按原有方案進行"一氣呵成"式的整體講解,而是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教學中參照分級目標,將每個知識元素和技術動作的重點和要點進行總結歸納單獨指導,把每一個目標當做一個小的項目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訓練效率和效果。
3)競賽訓練體系。新的高職技能競賽訓練體系在原有訓練體系上,結合項目管理理論,引入甘特圖,將分解目標中理論知識學習、技能操作訓練所形成的小項目進行時間管理和質量管理,同時樹立里程碑事件用以激勵學生。
4)實施方案。在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基礎上引入項目管理理論進行技能競賽訓練,我們采用了團隊學習模式組織形式。參與訓練的學生分別扮演項目團隊的負責人的執行人。(1)團隊競爭提升團隊協作。團隊訓練成績是項目化考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在項目設計中將項目分解為獨立實施的任務和分工協作完成任務進行分別考核。利用項目化進程管理,我們使各個參賽訓練團隊通過良性的競爭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以及提升各團隊內協作配合。在以往的訓練體系中,競賽訓練前期多是基礎知識講解,難以在隊伍間展開競爭。引入項目管理理論后,通過目標分解,可以使各個團隊在每一個小項目中展開競爭,極大提高參賽學生學習動力,加強其內部磨合。(2)團隊組織形式促進學習。在項目團隊學習模式下,我們把教學任務分解成兩次知識傳遞。這是一種串級結構的信息傳遞方式。第一次信息傳遞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使學生接收與訓練任務相關的相應知識與技能,明確訓練項目的階段性任務要求;第二次信息傳遞主要面向團隊的負責人(隊長),主要用來評估隊長知識和技能的吸收學習程度,以及是否完全理解項目任務目標。(3)項目管理提高訓練質量。通過項目管理的時間管理,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益的訓練;通過質量管理,對項目目標進行分解提高訓練中對細節質量的把控;通過溝通管理,提高知識傳遞和訓練的效率;通過風險管理,充分考慮影響訓練的意外因素,保證學生在學習訓練中的安全與訓練效果,提高學習成績和競賽成績。
3 方案特色
1)新的研究思路。將項目管理理論引入高職競賽訓練體系,改善了之前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缺少可靠的方法論,全憑經驗進行組織管理,項目管理意識淡薄的狀況,拓展了項目管理理論在高職教育方面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圍,為提高高職院校技能競賽水平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2)提供理論參考。通過將項目管理方法全方位引入高職院校技能競賽訓練體系,初步解決了競賽訓練管理中不能針對分類招生學生特點因材施教、過程管理不夠完善等問題。這種管理模式在經過操作實施后,經過總結得失,重新進行理論歸納,為高職院校技能競賽訓練方式提供了重要參考。
3)訓練效果顯著。在訓練中引入項目管理模式,強調時間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以及綜合管理,將競賽項目分解為不同的競賽環節,再將不同競賽環節分解為詳細的競賽步驟,最后將競賽步驟分解為具體的操作,將不同的操作進行總結歸納,集中分步訓練,提高效率和訓練效果,制定里程碑事件,進行管理和激勵,訓練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杜慶.高職自主招生學生學習能力的實證分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7):76-79.
[2]侍文庚.基于項目管理的高職課程開發研究[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68-70.
[3]姜瑜.高職院校自主招生模式創新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10):44-46.
作者簡介
趙方(1982-),男,河北保定人,講師,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蔡濤(1984-),男,安徽合肥人,講師,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輸配電教研室主任。
陳青(1980-),男,安徽蚌埠人,講師,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