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否有效,關鍵在于個人是否具備較高水平的禮儀修養。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教師個人的禮儀修養直接影響教學活動,對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也具有重大影響。基于此,本文著重探討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禮儀修養的提升對教學活動的具體影響,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禮儀修養提升路徑,以期為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教育背景;高校教師;禮儀修養;教學活動;影響
社會發展過程中,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實際需求,對于高校教師而言,亦是如此,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高校教師單純擁有基礎扎實且豐富的專業知識,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因此,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需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升個人禮儀修養,才能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以潛移默化方式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好榜樣,以此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為推動高校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 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禮儀修養的提升對教學活動的具體影響分析
1.1 樹立良好形象
師生初期見面時,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影響,同時學生也會以對教師的第一印象為依據對教師進行定位。若教師在學生面前表現出得體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展示高校教師個人風采,從而可以給學生心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1]。因此,高校教師需密切關注自身的穿著打扮,并在學生面前時刻保持正人君子。同時,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教師個體屬于社會的一份子,也會受到社會多元價值的影響。但是高校教師不得盲目追求個性化,穿著不得過于個性化,要時刻與大眾審美觀念一致的穿著出現在學生面前。另外,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得以嚴肅態度展開,而是結合教學內容,適當運用幽默的語言用于活躍課堂氣氛。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表現出個人的高尚涵養,還可以通過潛移默化方式影響學生,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充分關注學生,并給予學生足夠的遵守和關愛,而這些目的的達成,都要求教師運用高水平的禮儀修養表現出來。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有效互動過程中,即可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1.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教育背景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在學生前面,而是要在思想層面認識到師生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有效增加學生對教學活動的配合度,從而有助于教學活動順利完成,進而才能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通常情況下,學生對教師的感情是復雜的,簡單來說學生對教師的感情,既有畏懼之情,也有尊敬之情,現代師生感情中,不乏朋友關系[2]。基于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以平等關系與學生進行交流,且在交流過程中,盡可能的使用風趣語言,并善于表達個人的熱情和高興,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才能有效拉近師生距離,從而為達到高效教學目的提供保障。據有效調查顯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通常會因喜歡某個教師而喜歡這一門課程,且在該課程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配合教師,并自覺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學活動順利開展[3]。
1.3 塑造學生良好的自我形象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人格和價值觀基本形成。而當代大學生因網絡的發展,具備較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周圍環境、人物的深遠影響。同時,高校學生本身具有思維活躍、敢于表達、熱衷新鮮事物等特征。基于這一情況,鑒于教師和學生接觸時間較長,可發現教師禮儀修養的提升對學生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基于此,高校教師需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影響力,并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提升個人禮儀修養,在學生面前展現出良好的形象,為學生樹立一個道德高尚、才華橫溢、舉止言談優雅的良好形象,以此潛移默化熏陶作用于學生,從而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4]。
2 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禮儀修養提升路徑分析
2.1 提高思想重視度
高校教師個人的禮儀修養影響廣泛,如教師個人的外在形象、民族文明程度、受教育者健康成才等。可見,高校提高教師禮儀修養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教師需在思想上認識到個人禮儀修養對學生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才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覺不斷提升個人禮儀修養,關注個人穿著打扮和言談舉止,從而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將其滲透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教師個人的良好素養。當前,素質教育深化實施背景下,強調學生綜合發展,而禮儀修養是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師肩負培養國家高素質的高科技人才的重擔,除了在教學活動中傳授學生技能和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禮儀修養,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2 加強不間斷學習,提升自我
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除了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加強禮儀修養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選修禮儀修養課。若高校內開設禮儀修養課,需以明確的規定和制度要求教師學習一定的禮儀修養課時,以此有效提升高校教師的禮儀修養。除此之外,高校教師除了參與學校組織的學習活動之外,教師自身可通過網絡、書籍等多種渠道進行不間斷的學習,以此有效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如教師可以錄下教學活動視頻,通過反復觀看從中發現授課中的不恰當語言和舉止,并在后續教學活動中進行糾正,以此不斷提升教師禮儀修養。
2.3 校園內營造良好的禮儀環境
當前的高校校園內,受到社會大環境的侵蝕,導致部分教師在禮儀修養方面,不但無法成為學生的榜樣,還直接成為教育學生的反面案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個人不注意形象,或者穿著怪異,直接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形象,同時也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了負面影響。基于此,高校都出臺了相關制度,用于規范教師的言行和穿著,以此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禮儀修養環境。如高校校園內的垃圾桶、警示牌等,都時刻提醒廣大師生高度關注衛生,建設干凈的校園環境。總之,高校校園內要讓禮儀修養如同空氣滲透在師生的方方面面,才能讓師生在其中潛移默化,以此通過環境育人方式有效提高高校師生的禮儀修養。
3 結語
綜上,新教育背景下,教師禮儀修養對教學活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教師需重視個人禮儀修養的提升,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通過潛移默化方式影響于學生,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晶晶.新時期提升高校教學秘書禮儀修養的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03):214-215.
[2]陳曉靜.身教重于言傳:高校教師禮儀修養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36.
[3]王晨.淺析高等院校師范生教師職業禮儀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5(33):47.
[4]韋茂斌.現代教師加強形象塑造與禮儀修養的重要性與操作性——《現代教師禮儀》課程教學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20-21.
作者簡介
蔣藝溱(1988-),女,漢族,四川廣安人,碩士,廣安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與思想教育。